第98章 出发

众人皆是江东的栋梁之臣,他们此刻皆神色肃穆,静候成大器的号令,仿佛只要成大器一声令下,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冲锋陷阵,为江东的荣耀而战。

码头岸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陈群、王朗等留守江东的大臣们早已等候多时,他们身着庄重的文官朝服,手持笏板,神情肃穆而沉稳。

陈群站在人群最前方,他的朝服一尘不染,领口和袖口的刺绣精致细腻,显示出他的身份和地位。他手持笏板,微微低头,面容端庄,给人一种沉稳可靠的感觉。

王朗则站在陈群身旁,他的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他手中握着一卷竹简,仿佛那是他智慧和知识的象征。

当成大器的身影出现在船头时,陈群和王朗对视一眼,然后率领众官员一同上前一步。他们整齐地拱手行礼,动作规范而有力,声音洪亮而恳切:“主公此行,务必保重!江东上下,官吏百姓,皆静候主公凯旋佳音!”

这一声呼喊,在码头上空回荡,仿佛整个江东都能听到他们的祝福和期望。

成大器闻言,转过身来,对着岸边的众人挥手致意,朗声道:“诸位无需担忧!尔等留守后方,务必尽心尽责,安抚百姓、督办粮草,切勿有半分懈怠。待我平定汉中,扫清曹贼势力,归来之日,再与诸位共饮庆功酒!”说罢,他拔出腰间的青虹剑,剑身出鞘的瞬间,一道寒光闪过,映照得周围众人的脸庞都泛起冷意。成大器将宝剑指向西方,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全军听令!扬帆起航,驰援汉中!”

“遵命!”八万将士齐声呐喊,这声音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空中炸响,震耳欲聋,响彻云霄。这呐喊声如同排山倒海之势,气势磅礴,令人震撼不已。江面上的水浪似乎也被这巨大的声浪所震慑,微微地晃动起来,仿佛在为这八万将士的出征助威。

紧接着,各舰船长站在船头,高声传令,声音在江面上回荡,清晰可闻。水手们听到命令后,毫不犹豫地奋力摇动船桨,每一下都用尽全身力气。船桨入水,溅起一朵朵水花,与船头劈开的浪花相互交织,形成一幅壮观的画面。

战船缓缓地驶离码头,顺着长江逆流而上。船头劈开浪花,激起数尺高的水花,如同银龙腾空而起,又像瀑布倾泻而下。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同一串串珍珠散落在江面上。战船在江面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航迹,宛如巨龙在水面上划过的痕迹,气势恢宏,令人叹为观止。

贾诩步履稳健地走到成大器身旁,他的目光如同深邃的湖水一般,凝视着远处那逐渐模糊的江东岸线。岸边的人影在他的视野中越来越小,最终如同一个个微小的黑点,融入了苍茫的天地之间。

贾诩手中轻摇着那把羽扇,扇面随着微风轻轻飘动,仿佛在诉说着他心中的思绪。他的声音低沉而温和,宛如潺潺的溪流,轻声说道:“主公,此次前往汉中,路途遥远,且局势错综复杂。我军不仅需要与曹操麾下的曹仁大军一决高下,更要在汉中的张鲁、巴蜀的刘璋等势力之间巧妙周旋。”

他顿了一顿,继续说道:“张鲁在汉中经营多年,其麾下拥有五万雄师,而且还占据着阳平关这一天险之地。若能成功争取到他的支持,对于我军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对我们的战局将产生极为有利的影响。”

贾诩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接着说道:“而刘璋虽然目前被曹操软禁,但他在巴蜀地区仍有许多旧日部属。若能设法说服这些人归降于我军,那么我们便可以为日后夺取巴蜀之地埋下重要的伏笔。”

最后,贾诩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主公放心,我早已准备好了三条计策,定能确保我军此行万无一失。”

成大器侧头看向贾诩,眼中满是信任。自贾诩归附以来,多次在关键时刻献上奇策,帮助江东化解危机、扩张势力,早已成为成大器最为倚重的谋士之一。他点头道:“文和智谋过人,所思所虑必然周全,但说无妨。”

贾诩微微颔首,缓缓道来:“上策:若我军能在阳平关下大败曹仁,可趁势夺取南郑。南郑是汉中的治所,粮草充足、城池坚固,拿下南郑后,张鲁便失去了根基,此时再遣使劝降,晓以利弊,张鲁必然归附。届时,我军以汉中为跳板,派遣使者入蜀,联络刘璋旧部,向他们阐明曹操的野心与江东的诚意,说降刘璋旧部,一举拿下巴蜀之地。如此一来,江东、汉中、巴蜀连成一片,实力大增,便可与曹操分庭抗礼。”

顿了顿,贾诩继续说道:“中策:若我军与曹军在阳平关下相持不下,一时难以分出胜负,可遣使前往张鲁军中,与其约为‘兄弟之盟’。承诺击败曹操后,保留张鲁在汉中的部分权力,共同驻守汉中。曹操大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困难,待其粮尽退军后,我军再慢慢图谋汉中,逐步瓦解张鲁的势力,最终将汉中纳入麾下。”

小主,

“下策:若我军抵达阳平关时,阳平关已被曹军攻破,张鲁军节节败退,则我军退守米仓山。米仓山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我军可凭借地形优势阻击曹军,拖延其进攻步伐。同时,命蒋钦、周泰率领水军从水路出发,袭扰曹操后方的粮草补给线,迫使曹军因粮草短缺而退兵。待曹军退去后,再与张鲁商议后续对策,徐图恢复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