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蔡琰的心神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作为当世才女,她对书写材料的优劣最为敏感。这纸确实粗糙不堪,远无法与洁白光滑的丝绢相提并论,写字体验更是糟糕。
但袁尚的话,却让她瞬间忽略了这些缺点。她想到了自己正在修订的《三字经》和《千字文》,若是用这种廉价的纸张印制出来,哪怕只是最粗糙的版本,也能让多少寒门子弟有机会接触到文字,开启智慧?这其中的意义,远非笔墨所能形容!她看向袁尚的目光,充满了敬佩与倾慕,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能参与到这样一项足以改变历史的事业中来,是何等的荣幸!
看着三人震撼的表情,袁尚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主公,此物虽好,但观其书写,墨迹易散,纸面不平,若要推广,还需改进。”徐庶最先冷静下来,指出了问题所在。
“元直所言甚是。”袁尚点头,“这只是初步制成,问题甚多。其一,需设法施胶,减少洇墨;其二,纸浆需捣得更细,使纸面更平滑;其三,或可尝试漂白,使其更洁净。”他看向蔡琰,“文姬精通书画,对此应有心得,不知可有良策?”
蔡琰略一沉吟,道:“古法制墨,亦有用胶者。或许可以尝试在纸浆中加入少量胶质,如桃胶、鹿角胶,或以稀薄胶水涂于纸面。至于平滑,除精捣纸浆外,或可在纸张半干时,以光滑石器碾压尝试。”
“好!”袁尚抚掌,“文姬所言,甚合我意!元直,此事便交由你负责,暗中收集各类胶质、寻找更合适的石材进行试验。公达,你足智多谋,考虑周全,帮我思量如何改进流程,提高效率,并制定最严格的保密措施。”
“遵命!”徐庶和荀攸齐声应道,神情肃穆。他们深知此事干系重大,一旦泄露,必将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记住,此事乃冀州最高机密,参与之人,必须绝对可靠,范围务必控制在最小。在技术成熟、可以量产之前,绝不可走漏半点风声!”袁尚再次强调。
三人躬身领命。
待徐庶、荀攸和蔡琰怀着激动而又沉重的心情离去后,院子里又恢复了平静。
许褚还在那里研究那张写了字的“尿塌纸”,憨厚地问:“主公,这玩意儿真那么厉害?能让那些文绉绉的家伙吓成那样?”
他笑了笑,拍了拍许褚的肩膀:“仲康,很快,你就知道了。这东西,比千军万马,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