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念头在他脑中盘旋。他知道,这项技术的潜力无穷,但过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
没过多久,脚步声响起。徐庶、荀攸和蔡琰在许褚的引领下,从后门走进了这个神秘的小院。三人脸上都带着几分好奇与不解,尤其是蔡琰,她从未被召来过如此偏僻的地方。
院内的景象让他们有些意外。几个大小不一的水池,一口熄了火的大锅,一个巨大的石臼和几根沉重的木杵,还有满院晾晒着的、奇奇怪怪的灰白色薄片。
“主公,您召我等前来,所为何事?”徐庶率先问道,目光扫过那些粗糙的“纸”,心中隐隐有了些猜测,却又不敢确定。
袁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拿起一张干燥的粗纸,递给他们:“你们看看此物。”
徐庶接过,入手感觉粗糙,轻轻一抖,哗哗作响。荀攸也凑近细看,眉头微蹙。蔡琰伸出纤纤玉指,轻轻触摸纸面,感受着那凹凸不平的纤维。
“此物……似乎是某种……书写之物?”蔡琰迟疑地开口,她见多识广,却也从未见过如此粗陋的“纸”。
“不错。”袁尚走到石桌前,拿起笔,再次在那张写过字的纸上写下几个字,虽然墨迹依旧洇开,但字形尚可辨认。“我称之为‘纸’。用破布、麻头、树皮等物制成,工序虽繁,但原料易得,成本低廉。”
他看向三人,语气带着一丝难掩的激动:“元直先前所言,竹简笨重,绢帛昂贵,限制了书籍流传,阻碍了教化推广。此‘纸’虽粗陋,却轻便、廉价,若能改进完善,足以替代竹简绢帛,成为主流的书写材料!”
轰!
如同平地惊雷,徐庶、荀攸、蔡琰三人瞬间被震住了!
徐庶猛地抬起头,他瞬间明白了这东西的价值!廉价!轻便!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政令可以更快速、更广泛地传达!意味着文书档案的储存和运输成本将大大降低!意味着他日思夜想的推广蒙学、普及教育,将不再受限于高昂的材料成本!这……这简直是为冀州量身打造的神器!他激动得嘴唇微微颤抖,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荀攸的反应更为深沉,他没有像徐庶那样激动外露,但那双深邃的眸子里,却掀起了惊涛骇浪!他看到的,远不止是成本和便利。
他看到了知识传播的壁垒被轰然砸开!看到了世家大族赖以垄断文化、控制舆论的根基正在松动!他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信息流通更便捷、民智更容易开启的时代,正在这粗糙的纸张上孕育!“主公……此物……若能量产,其功不下于兴修水利,整顿军备!”荀攸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此乃动摇国本,重塑乾坤之利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