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我知道。”
沈叔常话没说完,他又话音一转,“大哥知道你觉得委屈,这样吧,回头我去把仲康叫出来,咱们兄弟几个一块儿吃顿饭,你有什么话想说的,当面跟你二哥说清楚了,兄弟之间,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儿。”
这倒也是个办法,沈叔常想了想就同意了。
送走了三弟,私塾的学生们也一个个地被家长送来了。
作为现代的中学老师,沈伯文其实有了解过古代私塾的课程与教学方法的,但恕他直言,论起教育方法,经过了无数教育学家的实验与理论研究的现代教育方式,相比于古代那种简单的跟读,复述,不解其意的背诵,甚至体罚,显然更适合儿童的发展。
不过在教学课程上,他并没有打算改变什么,还是按照这个时代的教材来教,比如《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声律启蒙》和一些基础的算术等等。
但毕竟他穿越过来时间也没多长,暂时不宜对教学方法也做什么大的改动,只能先遵循传统的方式,而后再循序渐进地有所改变。
这么大的孩子还是些小皮猴们,不过对于沈伯文这个村里唯一的先生,还是有所敬畏的。
这不他刚一进来,就听到几个孩子小声互相提醒的声音:“快收起来!先生来了!”
他站在门口往声源处瞧了一眼,正好瞧见石头那几个小孩儿把手里的羊拐匆忙地收进口袋,自家儿子也混在其中,心里觉得好笑,便装作没看见的模样,走到学堂的最前面,也就是自己的桌子前面,板下脸来轻咳了几声。
底下一群小屁孩立马噤声,安静下来。
沈伯文扫了扫底下的孩子们,个头不一样高,年纪也不一样大,可能只有起步是差不多的,但因为他们的个体差异,学习进度显然是不一样的。
宣布了上课开始之后,他便让学生们先各自复习昨日自己讲过的东西,然后翻开名册,开始点名。
“沈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