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读书做官,女子侍奉夫郎,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也不知道太常是怎么想的,竟收了你为徒,倒不知这是害了你。”

听了这长长的一段话,明姝双手握成拳,低垂着眉眼,双唇被咬得发白。

一股不平之气涌上她的胸腔,她压制中心中委屈愤慨的情绪,抬起头,朝着宋学官正色道:“这就不劳学官操心了,既然我能在此时压过那些男子,那么我相信,只要给我机会,我在未来仍旧能够超过他们。”

她提高声音,压过宋学官即将出口的讽言:“即使没有这个机会,我也会努力为自己争取这个机会。”

明姝不卑不亢,语气笃然:“我既是要学习,那必然就不能只是满足于识几个字,读几本书。”

“我要学,就要学经世之法。”

宋学官原本轻蔑的神色因为她这话微变,他仿佛听到什么可笑的话语,粗黑的眉毛一挑:“笑话……你野心倒是不小,可你莫要忘了,这朝堂就没有留给女子的位置。”

乍一听,宋学官说的话确实是有道理的。

他站在时代的立场上,对明姝的行为做出了最冷酷的评价。

可他这样凭着自己的认知,肆意给他人泼冷水,还摆出一副人生导师模样、企图操控他人人生的人,却是明姝最为讨厌的哪一类人。

这种人希望社会永远按他们所想要、所习惯的方式运转,永远不要变迁。

从某些角度来看,也正是这种人阻止了社会的发展变迁与推陈出新。

而对付这种人,就需要引用到一位伟大文豪的金句。

明姝一字一顿地道:“从来如此,便对吗?”

她昂着头,板着脸,努力让自己有气势起来:“一位哲人曾有言,这世上本是没有路的,走的人多了,才变成了路。”

“纵然此时无路,可我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能不能走出一条路呢?”

“呵。”宋学官嗤笑一声,用轻蔑的眼神扫过明姝,“那我就拭目以待,看你这屡出狂言的小丫头,能闯出个什么名堂。

话不投机道不同,那就没必要互相浪费口舌了,明姝抿着唇,抱着书册朝宋学官行了一礼:“学官您好好休息,我先告辞了。”

说完,明姝大跨步地向前走,带起的风将衣摆吹得扬起,居然显得颇有气势。

而宋学官看着那昂首阔步、连发梢都写着不高兴的小小背影,心里躁恼更甚。

他用力捋了一把胡子,也很生气。

“不识好人心!”宋学官愤愤地道。

要不是他看那丫头还算顺眼,何至于苦口婆心多次劝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