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嫔妃省亲,想来是天家又吩咐什么。王夫人握着丫鬟的手不自觉抓紧,这次应当是娘娘的事,提起精神随贾母去前院候旨。
夏太监手捧圣旨,笑眯眯和贾母问好,又环视一周问:“薛氏姑娘哪个,还请上前听旨。”
和小姐妹们在后头的宝钗被拉到前面,一头雾水,心中砰砰地跳,跪在贾母身旁,听他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紫薇舍人后世薛氏宝钗品行端庄,恭谨端敏、娴熟大方、温良敦厚、品貌出众,太后与朕躬闻之甚悦。今惠昭伯贾琮,年方二十,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值薛氏宝钗待字闺中,与惠昭伯贾琮堪称天设地造。为成佳人之美,特将汝许配惠昭伯为妻,册封三品诰命夫人。一切礼仪,交由礼部与钦天监监正共同操办,择良辰完婚。”
夏太监又指挥小太监们抬进来几个紫檀木箱子,唱礼:“陛下赏赐千年古海明珠一斛(hu),汉白玉一对,孔雀氅(chang)两件;太后娘娘赏妃色牡丹烟罗软纱、碧霞梅花薄雾纱、南天蜜合色苏绣各两匹;皇后娘娘赏镂空雕花水晶钗、五凤朝阳挂珠钗各一支、金镶九龙戏珠手镯一对、织金美人象牙柄宫扇一柄;贤德妃娘娘赏嵌珠金项链、玛瑙项链各一串,珊瑚手钏一对。”
宝钗听完发懵,之前贾琮没和她说呀。只觉眼睛发酸,心里汹涌澎拜。贾琮让她等,但她没有想过竟为自己做这么大的体面。一瞬间失神后立即恭敬起身行礼,她身上没带赏人的银钱,一时有些窘迫。
白羽不知从哪冒出来,塞给夏太监一荷包银子,喜笑颜开和他道谢。
掂量了荷包的重量,夏太监脸上的笑意更深三分,拱手和宝钗贺礼:“薛姑娘好福气,贾大人风华正茂前程似锦,又得皇上看重,后头的日子且等着享福吧。”
听到有这么多御赐之物,众人鲜艳不已。送走宣旨太监后围了上来,和宝钗道喜。
贾母亲热的拉了宝钗往屋里走,和她们说道:“琮哥远在延固就央求我来说亲,又不想委屈了宝钗,这不刚回京,就求皇上赐婚?”一句话既给宝钗做了脸又夸奖贾琮情深意重。
王熙凤想到以前,贾琮一副坐怀不乱的君子样就想乐,立在贾母身侧打趣宝钗:“我这兄弟如何会委屈宝钗?你呀,以后嫁到我们家来就等着享福吧。”
饶是宝钗多么稳重大方也禁不住她们这般说笑,强装镇定又破了功,脸色通红羞得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这两月很后悔,怪自己当初不答应贾琮提亲,这下好了,人家升官还封爵,不比贾宝玉强上一百倍?她要是先前答应下来就好了。今非昔比,贾琮还看不看得上她家两说着,亲事估计成了泡影,这个年也没过好。
刚刚听旨的时候,她是死死压住嘴角上扬的笑意。众人这时候打趣贺喜,她都应下来,看宝钗羞得脸红,替她解围:“这孩子愚笨受不得夸奖,以后还劳老祖宗、太太和风丫头□□。”拉上屋里其他的姑娘和宝钗,送她们出去玩。
邢夫人乐得卖她这个好,别以为她不知道二房之前的打算,给宝玉娶宝钗,这回宝钗成了她的儿媳妇,王夫人得呕死了气。亲亲热热和薛姨妈互称亲家:“宝姑娘哪里不好了,有这么一个样样出众的儿媳妇,我怎么舍得教训她。”
看看立在一旁得王熙凤,邢夫人难得没忘记她:“远得不说,风丫头就是个好的,这家里,里里外外有劳她操持,我和老祖宗才能放心。”瞥了眼王夫人,低头喝茶。心里冷哼:如意算盘打错了吧,现在她的两个外甥女都是她的儿媳妇。哼,看她那张臭脸!
王夫人强颜欢笑:“宝钗的好谁不知,妹妹不必过份担忧,咱们都是一家人,还能委屈了她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