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隐晦提到:“孙儿已经是当今看重的心腹,有皇上护着,只要日后不谋反、不参与党争,平步青云也许不会,但最起码能平安到老。而且,我们家中已有一位皇妃,可以算做外戚。这几份殊荣加在一起,孙儿的亲事只可往下找,才不会遭皇帝忌惮。”
荣国府本身是四大家族旧勋贵,有皇妃,新科进士又得圣上青睐,贾琮如果与王公贵族结亲,这才是真真的鲜花着锦、烈火烹油。贾母虽然是一品诰命,倒也是后宅妇人,政治敏锐度差了不少,听贾琮这么一分析才发觉不对。
她不放心问道:“那,咱们是只能低娶?”
贾琮刚刚也就是说来吓唬贾母的。当今用人不拘一格,只要他不想着尚公主娶哪家的姑娘都无所谓。因为宝钗和薛家在贾母眼中算做‘低娶’,贾琮煞有其事说了一通。
看贾母心中有些动摇,他又再接再厉:“孙儿看中薛姑娘因为她稳重大方,是个做当家主母的贤德人选。‘娶妻娶贤’,有她操持内帏,孙儿在外面也能安心当差。和有背景的姑娘比起来,这份助力也不会差到哪去。”
贾母也是这么想的,宝钗不争不抢不善妒,又能料理家事,是个合格的正妻人选。她再不喜欢,也不想和这个她最喜欢的孙子离了心。掩去不悦。而是关心起提亲的事。
在延固时贾琮没有想到会被封爵,那时他计划请陆夫人为他提亲。
陆夫人娘家是世家大族鼎盛千年,婆家自本朝开国以来恩宠不衰;上得公婆敬重,下有儿女孝顺,夫妻和睦,是个四角福气俱全之人。请她保媒是极大的体面,对宝钗、对薛家都是独一无二的重视。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他升了官,还成了延固伯,再按之前的打算会委屈宝钗,他不想委屈心上人。男子建功立业,不就是为了封妻荫子吗?想来想去,宝钗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家世,虽然嘴上不说,但还是羡慕黛玉她们这些官家小姐。那他就请天下最尊贵的人赐婚,昭告天下。让世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好女孩,让他们羡慕去吧。
正月初八,贾琮又递牌子进宫。正月十五之前官员休假,朝廷没有开印。难得没有批阅奏折的皇帝在后宫休息,听到贾琮候在养心殿,还以为有什么要事禀报。
等他急匆匆到了养心殿,听到的却是贾琮的私事,请他圣旨赐婚。
只要不是犯了什么罪恶滔天的大罪,皇帝还是很好说话的,更何况是赐婚这么喜庆的事。他和贾琮现在君臣相得,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这点请求,自然答应啦。
索性今日无事又饶有兴致,听他细细说来。待听到女子是薛氏女时若有所思,侧头问了贴身太监,才想起来是之前的皇商薛家。
薛家嘛,皇帝彻底打消顾虑,笑吟吟同意了此事:“爱卿刚刚回京应是有所不知,朝中好多老大人心仪你是佳婿。现下还未过初十,上门提亲有所不妥。待过半个月,荣国府的门槛怕是被说媒的踩破喽。”
贾琮也是担心这个,所以今儿个一早进宫求皇上赐婚,他低头抿嘴不好意思笑了:“承蒙诸位大人厚爱,然微臣只心悦薛姑娘一人,此生非她不娶。”又再次作揖:“微臣谢陛下赐婚。”
这种非军国政务之事,皇帝没有威严的架子,乐得听贾琮奉承。又想到后宫还有佳人儿等他,挥手让贾琮退下:“好生在家候着,过个一二日圣旨自然会到。”
正月十一,喜庆日子,年味足足的,大家都聚在一起说话,来贾母这里请安问好,叽叽喳喳热闹不已。突然前面门房禀报宫中又有圣旨,请老祖宗和太太们准备香案迎旨。腊月里刚传一道,没出正月又来一道,众人俱是喜气洋洋,在想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