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站在他身侧的夏氏伸手扯了扯他的衣袖,提醒他:“三爷,谭老先生愿意收您为弟子了,快去给老先生见礼啊。”
反应过来的贾致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后脑勺,敛衽向谭斋老先生行了大礼:“学生见过先生,只是今日未准备拜师礼,待明日学生准备好拜师礼,再登门郑重拜师。”
谁知,谭斋老先生却摆了摆手:“老夫一把年纪了,早不在乎那些虚礼了,到了老夫这个年纪,能收个合乎心意的弟子,比什么都要紧。”
贾致明白古人对拜师礼的重视程度,便固执的说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拜师礼自然是马虎不得的,还请先生成全。”
谭斋老先生惜才,也愿意迁就贾致:“年纪不大,倒是固执,等你正经拜了师,便日日来我家读书,你这毛病,我非要让你改一改。”
定下了拜师一事,在北静王府消磨了半日,贾致和夏氏便回去准备拜师礼了。
贾致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拜了当世大儒谭斋老先生为师。
这就相当于他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了。
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贾致和夏氏在正院请了安,便跟史氏说了要去谭斋老先生府上拜师一事。
“北静王作保,谭斋老先生肯收你为弟子,你便好好跟着谭斋老先生读书,拜师礼可准备好了?”
史氏一反常态,居然关心起贾致来了,贾致一怔,如实回道:“昨儿已准备了几样,还请母亲帮着参详一二,是否要再添些东西。”
贾致这番话说的史氏分外受用,她脸上的神色又热切了几分。
“再多备一两样吧,谭斋老先生若是收束脩倒也罢了,你是北静王作保的,他若不收束脩,还是略添几样,以免太寒酸了。”
面对史氏的建议,贾致照单全收:“多谢母亲指点,儿子就不耽搁了,回去添足了拜师礼便去谭老先生府上,以免去晚失了礼数。”
史氏微笑着叮嘱:“快回去准备吧,可别误了时辰。”
贾致前脚刚走,史氏便伸手揉了揉眉心:“老三当真好造化,能得谭老先生指点,以后咱们更得想法子笼络他了。”
史氏是保龄侯嫡长女,谭斋老先生的大名她自然知道,一想到自己两个不省心的儿子,她便觉得头疼。
长子不成器,次子虽说有几分读书的天赋,心思却不在科举入仕上。
贾致倒是读书用心,听周进家的说,天刚刚亮他就在读书了,偏偏却不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
周进家的伸手替史氏揉了揉肩,满口恭维:“太太是三爷的嫡母,三爷出息,也是太太教导的好。”
这话拍到马蹄上了,史氏长眉一扫,凉凉道:“前些年他在府里是什么境况,你我心知肚明,这话你说出口不嫌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