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孩子们一直都是可爱的。
徐瑶先给他们讲明了一些道理后,见他们的确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后,又略微批判了两句,就放人离开了。
严慈相济,对于学生的学习,徐瑶向来都是严格要求的,她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任何一个落下。
然而并非每一个学生都适合现阶段这种国文的学习,受教育背景、基因、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习成绩有好有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因为高等中学的国学课本全是古文,而受新文化的影响,白话文已经成为了学生中的一种潮流,甚至涌现出不少学生不愿学古文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徐瑶的国文教学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为此徐瑶和同也是教国文的,谢老师讨论过,发现这种现象如今是极为普遍下。
一时间忙于学校的事务,徐瑶便暂时将陈缃全的事抛之脑后,直到学生的月考结束后,徐瑶才恍惚记起来这件事。
因为考试完后,主要是批改试卷,课程没有平日那么紧,徐瑶便在一个没有课的下午打算去拜访崔姨。
算起来自离开《神州女报》后,她和崔姨便很少见面了,其中一多半的原因便是杂事颇多,实在是腾不出时间。
周一到周五,是学生上课的时间,作为学校的正式老师,又是新老师,徐瑶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优秀老师的讲课,这些事情虽不难,但十分繁杂。
而周末则需要去报社整理这一周来来自各地的投稿,编稿子,有时候稿子不够,或质量差强人意,还需要她们自己填上。
崔姨家离徐瑶如今任教的学校距离还是比较远的,徐瑶打算做班车,在路上的时候下车买了一些小孩子爱吃的点心后,才继续走。
到崔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的时候了,徐瑶敲了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一身学生装,脸上有几颗青春痘,带着一副黑丝边框的眼镜,看起来很斯文的样子。
见到徐瑶,甜甜的喊了一句“易之姐”,接着就让开路,让徐瑶进来了。徐瑶摸了摸小男孩的头,笑着问:
“弘儿,你妈妈呢?”
这话刚一问完就听见里间有一个妇女的声音。
“弘儿,是谁呀?”
弘儿从徐瑶的面前快步跑到里屋,一面跑还一面喊道:
“娘,是易之姐!”
接着就见一个中年的妇人从里间出来,还围着深蓝色的碎花围裙,未施脂粉,头发全部盘在脑后,用着一根簪子固定住。
“崔姨好。”
两人,一人在门槛,一人在院中,徐瑶笑意盈盈的看着崔姨,崔姨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将徐瑶迎进里屋坐下,又让弘儿倒茶。
“你如今不是在《平权报》做事吗?怎么有时间到我这儿来了?”
“来看看老同事,也不行吗?”
徐瑶笑着将路上买得点心递给了崔姨,两人寒暄了一会,说起来近来彼此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