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算着时间,霍延之射杀戚谷丰这一刻正好赶上了《告大萧民众书》夹着银子和铜板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戚谷丰远在京城的暗线还不知道自己的主子已经被霍延之一刀断头,对自己造成的乱局十分满意,被抓住的都十分从容地选择了自杀。
锦衣卫几乎全员出动,搜寻着死士们残留的线索和漏网之鱼。
金銮殿中,政和帝面色阴沉地看着底下吵成一团的文武百官。
诛灭连氏后,他谴苏羡予去巡抚福广之地,苏羡予在福广的九年,他换了三个守将。
苏羡予能力出众,在连氏诛灭后,迅速安抚住了动荡的福广。
又用了九年时间将福广之地经营得更加繁华平稳,让福广的人彻底忘了曾经护他们一方安稳的连氏。
苏羡予在福广,他怎么换守将都不怕招致福广不稳。
苏羡予走后,他换上了信任,又擅水战的戚谷丰。
福广之地民风彪悍,水匪倭寇层出不穷,海关走私更是大萧自建国以来就一直头疼的问题。
他怕再次引起震荡,多留了戚谷丰几年,却怎么也没想到短短六年时间,戚谷丰就胆大包天起了谋反之心,偷偷训练骑兵和步兵!
乱臣贼子竟是诛之不绝!
他察觉了戚谷丰的反心,为稳住他,借选秀接了戚家女进宫,同时私下部署。
后又恰逢萧明昭被害,他便想借栽赃戚家女,兵不解刃地解决了戚谷丰,没想到反倒被戚谷丰抢到了先机!
后面胡将军更是蠢材一个!
谴他去平乱,他却是去给戚谷丰送了十几万大军!
蠢材!
那个蠢材死了也就死了,却让局势越发不可收拾起来了。
不是有虎啸江天险拦着,荆州又多高山峡谷,占地利之险,戚谷丰说不定都打到京城附近来了!
政和帝想到那封传遍了整个京城的“告大萧民众书”,恨得咬牙切齿。
等他抓到了戚谷丰,他一定要把他凌迟处死!
三族都凌迟处死!
皇令已经传去了荆南,令荆南太守征收可用的商船、民船,多备粮草,助徐总兵死守虎啸江。
云贵地方卫所、江浙水军精兵就近驰援,随时准备反攻福广。
这次政和帝吸取教训,命原本执掌禁卫军的石将军督军,而非全权统帅,以免因不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再重蹈胡将军覆辙。
但明显地,他这帮子臣子都认为从未经历过大战的石将军不足以胜任那样的重任,和真刀真枪与水匪倭寇打过无数次的戚谷丰相抗。
真刀真枪?
大萧承平百余年,除了十七年前的玉门关之危,已有四十多年没打过大仗。
就算是成名已久的戚谷丰也就是与几千人的倭寇打过几次小仗!
真要论真刀真枪,整个大萧现在只有霍延之一个人算是统帅过真刀真枪的大型战争!
他们这是在暗示他再用霍延之?
让霍延之这个福广王真正在福广生根发芽,再用六年的时间长得枝繁叶茂好再来一次造反?
他正狠狠想着,太监尖锐的赞声响起,“福广急报——福广急报——”
政和帝忙放下思绪,扬声,“快宣”。
“宣——宣——”
黑色盔甲的令兵随着赞声一路飞奔至金銮殿外的台阶前才下了马,他的头盔上和马的笼头上都插着一只红色的鸟羽。
那表明他传送的是一级紧急军报,十万火急。
令兵大踏步走到大殿中央,单膝跪下,呈上一只信封。
信封用红色的印泥封住,上面则粘了一只黑色的鸟羽。
满朝文武在看到信封上黑色鸟羽的一刻都沉默了下来,那表明里面的消息绝对不会是好消息。
“皇上,荆南急报,福广军谴百余水性极佳的兵勇在石督军前往虎啸江巡视征船时,凿穿百余艘船,趁乱杀上船,四处放火。
荆南共征可用船只五百艘,烧毁三百七十八艘,死二百九十六人,伤一百二十九人。
石督军不惯船只摇晃,不慎落入水中,现高烧不起,令副将暂行督军之责,请皇上示下!”
令兵说完,政和帝也已看完那份薄薄的军报,怒极下猛地一拍龙椅扶手,“蠢材!一群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