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难的橘喵

“我听涛平说,有人收藏了《十咏图》的真迹,我还当是谁呢,原来是景清老弟你,四九城也只有老弟你有这样的财力了,也有这样的兴致。”

吴景清哈哈大笑,“不敢当,不敢当,我吴景清就是再能装,也不敢在袁院长您面前打肿脸充胖子啊。”

“不过您说的《十咏图》,”却听吴景清笑道:“我还真的没料到,能淘到这幅真迹。”

他说‘真迹’两个字,刻意着重,看起来非常笃定自己手中的,就是真品无疑。

这事情就有意思了。

一般人要是听说自己手中的东西故宫也有一份,那肯定都想着自己的东西是冒的,是仿的,故宫的东西才是真。

但其实啊,还真不一定。

故宫每年接收各种形式的文物超过数万件,很多文物鱼龙混杂,有真有假,所以才会有鉴定小组,才会有那么多专家一起鉴宝。

有时候,还真有可能故宫的东西是假的,民间藏品才是真的。

老院长就扶了一下眼镜:“还请出示。”

……

东西出来了。

老院长摸到卷轴就有点发愣。

等画一铺开,老院长就更吃了一惊。

设色淡雅,人物安闲。

山水意致,扑面而来。

……

老院长从画卷开头的南园一角看起,看到亭台楼阁,六老聚会,仆童执役,看到最后,画面左下方村妇在简陋的茅屋内辛勤织布。

淡淡的古朴之韵,冉冉从画面升起。

老院长半晌没有说话。

因为他在回想武英殿那一版。

二者几乎……毫无区别。

老院长见多识广,记忆力惊人,来之前甚至又专门去了一趟武英殿,专门看了一遍十咏图。

几处专家都不一定记得起来,甚至注意的到的细节,老院长熟记于心。

但现在,他发现,这些细节,完全复刻到了眼前这一幅画上。

就好像,双胞胎一样。

……

丁鹏探出肉乎乎的脑袋扫了一眼。

他可没有看到什么画中人物、什么款识标题。

他看到的就是画卷毫光。

好家伙,黑色。

似曾相识的颜色啊。

……

那边,王涛平还在努力证明这一版是摹本。

“众所周知,摹本的艺术性极高,而且很多时候,足以以假乱真。”

所谓仿不如临,临不如摹。

仿,说简单点,就是见过真迹,然后模仿其用笔、用墨特征,然后抓住要点,进行仿制。

临,是在深知原作面貌的基础上进行的临写,在写意画上用的比较多,更多的用在草书上。

而摹,属于更深层次,即在原作上一笔一划的描画,相当于copy的存在。

摹品就是真品的复刻,所以从来都很难鉴别。

如果仅仅是个普通画家,摹写一副画,也许还并不难分辨,因为摹得出形,摹不出神。

但要是摹写的画家本身就是个厉害的人物,尤其是古人摹写……

那就很有可能做到和原作水平相差无几。

甚至,还有可能高出原作。

像故宫收藏的《子明卷》,这是连鉴宝专家乾隆帝都骗过去的摹本存在。

……

“就算是摹本我也不亏,能把摹本摹得跟真品所差无几的,这东西也算传世珍品了,”就听吴景清笑呵呵道:“何况,这幅画和故宫那幅,究竟哪个是摹本,还不清楚呢。”

万一武英殿那幅是摹本呢?

也未可知啊。

……

“那你告诉我,你这画是哪儿来的,”王涛平直接道:“什么来历?总不能是天上直接掉下来的吧。”

吴景清也算是四九城有名的收藏家了,宾客盈门,他要有这幅画,应该早就拿出来炫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