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炼器精进

林邑川摇摇头:“最多三块,你这书缺页少字的,买来也就是看看。”

他故意将《炼器师杂谈》压在最下面,不让掌柜看清封面。

掌柜眼珠一转,知道这些书确实卖不上价,便点头同意:“行,三块就三块。”

付了灵石,林邑川将书揣进怀里,转身走出杂货铺。

晚风带着灵米的香气吹来,他摸了摸怀中的小册子,心中一阵激动。

这本《炼器师杂谈》与白日听道的感悟相互印证,定能让他对炼器有全新的认知。

回到家中,林邑川反手布下防护阵盘,淡青色光幕将房间笼罩。

他做了静音禁制,与防护阵盘形成双重禁制 —— 今晚要尝试的炼器之法,需绝对安静的环境。

他靠在门板上,回想着刚才与摊主们的交锋,心中暗道:这修仙界的每一分收获,都离不开心性与智慧的较量。

将新买的材料一一摆在桌上:庚金髓放在中央,赤铜矿与寒铁矿分置两侧,雷击木切成细条,还有那本《炼器师杂谈》,被他郑重地放在玉简旁。

点燃灵木炭,青铜炼器炉很快便泛出橘红色的光,炉底 “王记” 二字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林邑川低声念着云尘子的话,指尖抚过庚金髓的金色纹路。

以往炼器总想着 “成与不成”,此刻却只专注于手中的材料 —— 庚金至锐,当主剑刃;

寒铁至坚,可做剑脊;

赤铜至韧,能为剑格;

雷击木至灵,宜为剑柄。

他没有急于熔矿,而是先闭上眼,让识海沉浸在平静中。

《炼器师杂谈》里的话语与云尘子的教诲在识海交织:“炼器如修心,躁则裂,缓则滞”“每一块矿石都有灵性,需顺其纹理,不可强为”。

半个时辰后,他睁开眼,眸中已无半分杂念。

灵识包裹着庚金髓,缓缓送入炼器炉。

与往日不同,这次他没有立刻加大火力,而是以文火慢煨,灵识如流水般渗入矿石内部,感受着庚金分子的排列规律。

“原来如此。” 他轻声自语,庚金髓的内部结构呈针状,若顺着针芒方向锻造,锋利度能提升三成。

以往只知提纯杂质,却忽略了顺应矿石本性,这便是《炼器师杂谈》说的 “顺势而为”。

当庚金髓化作金红色铁水时,林邑川没有急于加入其他矿石,而是用灵识在铁水中勾勒出剑形。

这一次,他不再执着于预设的样式,而是让铁水顺着自身的流动趋势成形,剑刃的弧度比预想中更平缓,却透着一股浑然天成的锐利。

接着加入寒铁矿,铁水瞬间泛起白芒。

小主,

他控制着火焰温度,让寒铁均匀地嵌入庚金间隙,形成天然的加固层。

这个过程极考验耐心,稍有不慎便会出现气泡,林邑川却心如止水,每一次灵力注入都精准如钟表,这便是白日听道悟得的 “张弛有度”。

赤铜矿熔化后呈暗红色,他将其浇铸在剑格处,灵识引导着铜分子与金、铁分子咬合,形成稳固的三角结构。

最后是雷击木,他没有直接将其作为剑柄,而是提取其中的雷电灵力,以特殊手法织成细网,包裹在剑身外层 —— 这是从《炼器师杂谈》中学来的 “灵裹术”,能让法器更易操控。

淬火时,林邑川念动法诀的声音沉稳悠长,第七个音节压得恰到好处。

飞剑入水的刹那,没有溅起水花,而是发出一声清越的嗡鸣,三枚符文在剑身上亮起:加速符文如流转的星光,锋利符文似跳跃的火焰,收缩符文若呼吸的圆环,彼此呼应,浑然一体。

当飞剑完全冷却,林邑川将其取出时,整个房间都仿佛亮了几分。

剑身呈淡金色,长一尺八寸,剑刃薄如蝉翼,在灯光下几乎透明,剑格处的赤铜纹路如火焰般蔓延,剑柄缠绕着雷电灵力织成的细丝,握在手中竟能感觉到微微的震颤,仿佛有生命般。

“试试锋芒。” 他走到测试石前,灵力注入飞剑。

淡金色的剑身瞬间暴涨至两尺,加速符文亮起,飞剑化作一道流光射向青石 ——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响,剑尖没入石中半尺,切口平滑如镜,仿佛不是被劈开,而是自然分开。

收回飞剑,他又试了收缩功能。剑身发出轻微的嗡鸣,从两尺渐渐缩短,最终停在三寸长,如同一枚精致的金针,比上次的五寸又精进了不少。

林邑川心中激荡,这柄飞剑的速度、锋利度、灵性,都远超上一柄,甚至比得上坊市售卖的三品法器!

他把这个飞剑命名金路。

祭炼后如同自己的手臂一样操作灵活。

借着兴奋劲,林邑川翻开《炼器师杂谈》,里面果然有关于炼器师品级的记载。

他将内容抄录在玉简上,越看越是心惊:

“炼器之道,分九品。1-3 品为炼器师,可炼法器、灵器,需练气至筑基修为;

4-6 品为炼器宗师,能炼法宝,需筑基至金丹修为;

7-9 品为炼器大宗师,可炼灵宝,需金丹至元婴修为。”

林邑川对照着自己的飞剑,心中有了计较。

按照书中的评判标准,一品炼器师需做到:法器成形好,能铭刻 1-2 枚符文,灵性波动稳定;

二品需:法器浑然天成,铭刻 3-5 枚符文,可小幅改变形态;

三品需:法器蕴含灵性,铭刻 6 枚以上符文或掌握特殊技法(如灵裹术),能随心意变化大小。

他这柄飞剑虽只铭刻三枚符文,却掌握了灵裹术,灵性之强远超普通法器,显然已摸到了三品炼器师的门槛!

这个发现让他激动不已,原来心境的提升,真的能让技艺产生质的飞跃。

《炼器师杂谈》里还记载着具体的评判方法:

观其形:上品法器需线条流畅,无一处冗余,无一处缺陷,如自然生成。

试其性:以测试石验锋利度,以灵力探延展性,以符纸测符文契合度。

感其灵:真正的好法器能与主人产生共鸣,甚至在危急时自主护主,这便是 “器灵初显”。

林邑川拿着自己的飞剑一一对照:形若天成,性如利刃,握在手中能感觉到清晰的共鸣 —— 果然符合三品门槛的标准。

他想起器韵阁那些售价数百灵石的法器,论灵性竟不如自己这柄,原来不是材料不够,而是炼器者的心性不到。

书中还介绍了几位着名炼器师:有位二品炼器师专精防御法器,每一件盾牌都融入自身精血,据说能挡筑基修士一击;

还有位三品炼器师偏爱农具,炼出的锄头能让灵田增产三成,被农户们奉若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