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韩璎定价不贵,猪杂又很便宜,买一碗现成的炒猪杂才花4文钱,还能用家家户户都有的便宜豆子换,自然大部分家里过得去的人家,都愿意来找韩璎购买。
要知道,最便宜的豚肉,一两就八文钱了,花一半的钱,买两到三倍的量。
很快,老韩家就不得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在菜园子旁边又专门搭建一个防雨防潮的棚子,用来装豆子。
韩璎换回来的豆子实在是有点多。
只不过猪下水也少,就算韩二郎每天跑了两三个屠户家,把猪下水全拎回家,那也不够卖的。
韩璎又让韩二郎把猪头买下来,割一些不太肥的肉拿来卖。
定价不高,炒猪头肉15文,炒猪肉20文。
因为这东西原材料价钱也不高,面向的群体也都是村里人,定价高了就没什么人来买了。
新品一推出去,又是大受欢迎,引得隔壁村子都有人来买。
羊肉好吃,可是没谁能舍得花大价钱去买,豚肉很便宜,不会做也没辙。
都听说稻花村老韩家的韩小娘子,会做豚肉,做的好吃又不贵,尤其是可以不用花铜板。
以至于在老韩家把稻子从地里全拉回家的时候,新盖的粮食棚子,都装满了豆子。
往年老韩家人收地,不说扒下一层皮,也累的皮包骨脱了相。
今年完全不一样了。
有了牛,又能天天吃上饱饭,别管饭里掺不掺豆子,反正自从韩小娘子接过灶台之后,就不往饭里掺米糠。
最最重要的是,不说顿顿有肉,起码天天都能吃上肉。
韩二郎甚至感觉自己胖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