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色不早了,便再次自告奋勇要做晚饭,鉴于昨天做鱼的出色表现,钱氏也答应了。
韩璎取了三块豆腐,把剩下两块放进篮子,调到井里保鲜。
考虑到家里油少,盐少,还是做清淡点的吧,来一份野菜豆腐汤,一份小葱拌豆腐。
这两份菜做着简单,颜色好,虽说料不怎么齐全,但也好吃。
一热一凉,正适合这个燥热的天气。
韩璎生了几次火之后,还是不适应,依旧想改进生火技术,这事急不来,她脑里只有菜谱,又没有百科全书,只得以后赚钱了去大地方看看别的地方是怎么生火的,或者买一些材料试一试了。
现在还是把豆腐碾碎,放入油盐和葱花,做个小葱拌豆腐吧。
生火烧水,豆腐切成小丁,水开之后加入切好的豆腐,碎野菜,锅里起泡了,水开了,加入一小勺盐,没糖就不加了,出锅。
晚饭时,大家得知方家来提亲都很高兴,他们家带着媒婆来了一趟,虽然又上了村里八卦热搜,但可算是挽救了韩小娘落水后失掉的名誉。
这一顿饭大伙儿吃的满足,又是一粒米都没剩。
韩老头还感慨,道:“上次吃到这么好吃的豆腐,还是村长家儿子娶媳妇,从县里请的厨师做的席面。”
韩璎趁机提出明天要做豆腐,韩老头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还把韩二郎派给她,让帮着推磨。
睡觉前,韩璎又给豆子换了一遍水。闭着眼查了好几遍菜谱。最终确定了用醋来点豆腐,这才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鸡叫第一声,韩璎就爬起来了,扯着韩二郎到村口大石磨处,抢先占上了磨盘,洗刷干净,便开始磨豆子。
两刻钟后,豆子就磨好了,二人提着桶,端着盆就要往家走。
路上遇到了打招呼的村民:“韩小娘子,这是端的什么东西啊?怪好看的。”
韩璎也不认识啊,含糊地应了一声:“这是豆浆,我家要做豆腐,还不一定能不能做成呢”其实韩璎已经胸有成竹了,“要是做成了就拿去县城卖,不过可着村里人近便,拿豆子换就成。”
“那我可就等着吃你家做的豆腐了。”
“好嘞!”韩璎和韩二郎走了一路。
很快,韩家要做豆腐这事儿村里就传遍了。
也有人好信想看看豆腐是怎么做的。
依旧是被孙氏给拦在了门口,理由是秘方。
韩璎和大嫂孙氏用布把豆浆的渣子过滤一遍,过滤好的豆浆放入锅里煮开,撇去浮沫。
趁着这个时候,韩璎调了一碗醋汁。
韩璎把醋汁慢慢倒入锅中,不停地搅拌,这个过程可累人。
过了一刻钟,逐渐出现豆花,差不多了,盖上锅盖,静置一刻多钟。
韩璎跟钱氏要了一块干净的布,铺在了木盆底。
二人把锅里的豆花盛入到了盆中。
孙氏按照韩璎的要求找了块木板,又搬来块石头,压在了盆里的豆花上。
韩璎昨晚泡了半盆豆子,今天盛出了三盆豆花,家里盆都没够用,去邻居家许诺给人家一块豆腐,借了一个大木盆才装下。
半个时辰,豆腐成型了。
一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