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师眯眼打量了她两秒,手搭上她指尖,“嗯”了一声,眼神中带着几分揣摩。
王海梅继续介绍:“那边是小陶,清大新闻系,刚调过来,文字特别扎实。”
小陶回头扫了她一眼,嘴角勾起个没什么温度的笑:“你好。”
“你好。”明月也笑,但笑意更亮,气场压过去,一点不吃亏。
介绍完毕后,王海梅带她到最里面靠窗的位置。
“你是挂在童话栏目那边的,先从选稿、改稿熟悉下流程。
这期我们和少儿出版社合作一批童话书,要你把关。
主编的意思是,澳门那边流行什么新式故事、叙述结构,也带我们见识见识。”
她接过稿子扫了一眼,是篇童话栏目编辑写的儿童故事《小熊种胡萝卜》,构思平淡,语言稚嫩,整整五页却没一句出彩的。
“我改一改,晚点送朱老师那。”她语气平平。
“小陶,”王海梅又补充道,“明月是童话作家,澳门那边出的书你可能见过,《猫先生的星星邮局》《花园里住着风》……就是她写的。”
小陶一愣,扭头看她,眼神变了变:“哦……我还真看过一本,装帧特别好。”
她声音没波澜,但语气里那点不甘,好耳力的人都能听出来。
何况耳听超雄的明大千金。
不出意外,刚坐下没多久,她便听见后排窃窃私语。
“工资听说开得挺高,她这算特聘吧?”
“嗯,还说挂在副主编名下,可能走的是文化交流那条线。”
“啧,我倒想看看,她真能写,还是就来镀金镀层的。”
“她打扮成那样,不像是来干活的。”
明月听得一清二楚,扯了扯唇角。
这几年倒也习惯了,像她长得这么漂亮又会打扮的编辑不多,常常受人质疑。
二十分后。
她起身去水间接水,回来时顺手把改好的稿子送去朱老师那边。
朱老师本是半躺着,手肘搭在椅背上,看到她稿子第一眼并不在意,但看了几行后,神情微微一紧,坐直了身。
整整五页,他一页页翻过去,笔尖时而停顿,在边上写点评语,却一句废话没有。
“你以前干过编辑?”朱老师不太信。
“没。”明月的声音不轻不重,“但我写过不少童话书,看多了,也知道什么该留,什么得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