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辽将渡河议赎俘

萧奉先继续说道:“那大梁太子虽然狂妄,但他提出的条件,却也并非全无道理……呃,我是说,从他的角度看。”他小心翼翼地措辞,“毕竟,咱们这次损兵折将,耶律宗霖将军等数十员大将被俘,这在咱们大辽,也是从未有过之事。若是不赎回来,恐怕……军心会散,国内也会非议啊。”

他这话看似在劝解,实则是在提醒耶律延禧,不赎人的后果可能更严重。

那些被俘的将领里,不少是各部落的头人或者皇亲国戚,真要是不管不顾,恐怕内部就要先乱起来了。

耶律延禧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他烦躁地摆了摆手:“道理朕岂会不知?可那是一万五千匹战马!不是一千五百匹!咱们大辽就算家底厚,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精壮战马,也要伤筋动骨!这口气,朕咽不下!”

“陛下,”一直沉默的御弟大王耶律得重突然开口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重,“父王的仇,我比谁都想报。但是……郭将军所言,恐怕不虚。那‘天雷’的威力,我们都见识过了。强行渡河,胜算……不大。”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帐内众将,继续道:“与其再徒劳地牺牲勇士们的性命,不如……暂时隐忍。一万五千匹战马,虽然肉疼,但总比让耶律宗霖他们死在南人手里,或者……再折损更多的将士要好。”

耶律得重的话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他是亲历者,他的话最有分量。

连他都说胜算不大,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呢?

那些叫嚣着要拼命的将领,此刻也大多低下了头,脸上露出了犹豫和沮丧。

是啊,拼命?

怎么拼?

冲上去被炸成碎片吗?

那种无力感,太可怕了。

耶律延禧看着自己的弟弟,又看了看萧奉先,最后目光落在低头跪着的郭药师身上。

他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手指紧紧地攥着,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耻辱!

天大的耻辱!

他堂堂大辽天子,竟然被一个南朝的毛头小子逼到这个份上!

但是……不答应又能怎样?

真的等着他打过河来?

等着他把那可怕的“天雷”扔到自己头上?

一想到那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冲天的火光,耶律延禧就感到一阵心悸。

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仿佛要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做出这个决定。

帐篷里安静得可怕,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皇帝最后的裁决。

许久,耶律延禧才缓缓睁开眼睛,眼神里充满了疲惫、不甘和深深的无奈。

“唉……”他长叹一声,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罢了……就依他吧。”

这几个字,他说得无比艰难,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传令下去,”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空洞,“凑齐一万五千匹战马……赎人!”

说完这句话,他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颓然坐回到宝座上,挥了挥手:“都退下吧,让朕……静一静。”

众将如蒙大赦,躬身行礼,默默地退出了大帐。

郭药师也站起身,准备离开。

就在他快要走到帐门口时,耶律延禧的声音又从后面传来,低沉而冰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狠厉。

“萧卿,你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