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镇黄城市每年常规供给京城蔬菜,销售额超过两亿元。槟城市作为北方最大的河蟹养殖区,养殖面积超过七万亩,每年外销河蟹超过九亿元。
清源河对东镇的重要性,单单从槟城和黄城来看,影响产值都超过十亿元。清源河流经东镇的还有王川市和西德市,如果都算上,影响更大。
如何破局?
成林看了国内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水质保护的一些资料,扯皮的多,真正具备操作性的方案没有。
从晋东到玉章沿线二十一个工业园,对应着二十一家污水处理厂。每个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的污水从一千到两千方不等,从网上资料来看,每年对应的运营费用大部分在百万级别上,二十一家大致费用在两千万以上。
这笔费用对于东镇可能感觉不到什么,对于玉章和晋东这样的内陆不发达地区来说,还是肉疼。
能不能东镇财政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补贴给晋东和玉章在清源河两岸的污水处理厂,让他们能满负荷运营,达到污水无害化处理?
如果玉章和晋东能做到这一点,是不是清源河东镇流域的水质会大幅改善?
成林感觉这种思路具备可操作性,具体东镇拿出多少钱?
如果清源河水质能恢复到三类水质,比现在提升两个级别,成林认为东镇拿出两千万都划算。
不用别的,如果水质提升,槟城市的河蟹养殖区还有扩大空间,黄城市供给京城的蔬菜品质也会改善,这两块东镇获益可能都不止两千万。
理想的状态,东镇每年提供一千的万资金,给玉章和晋东,按照每个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补贴五十多万来分配。他们确保水质达到三类水质。如果达不到,他们需要给东镇一些补偿。
这种对赌性质的方案,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玉章和晋东两地的积极性,把环保工作做好。
方案拿出来以后,成林亲自跑到历程秘书长办公室,跟他详细解释了一遍。
成林的方案,简单点说,就是花钱买平安。历程秘书长看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看着成林笑着说:
“你不怕政府那边骂你?”
成林点点头笑着说:
“我有思想准备,但是他们骂完了也该想想,一年一千多万投入,换来三类清源河水质,这笔账划算不划算?是不是能给东镇清源河两岸的民众带来好处?
再往深一点说,能不能给东镇地下水变好带来好处?
这样坚持下去,能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好的环境?
如果从商人的角度看,即便东镇拿出两千万,这笔买卖都划算。”
历程秘书长好久没有说话,成林的观点虽然超前,但是东镇用每年一两千万代价,换来东镇三分之一地区的环境的大幅改善,这个思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