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树藏尸,还我儿公道。”
那老人家眯起眼睛,一边重复默念着,从第一个字开始数,一边与丧幡上面的字一一对应。
为了确认结果,他甚至在查完之后,又重复了两遍。
确认无误后,老人点点头,看着瘦弱年轻人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与之前的精明相比,就显得憨厚老实多了。
这种事情,没有办法说假话。
众目睽睽之下,就算是没有其他人愿意站出来念丧幡上的字,但谁也没有把握敢说,人群中除了安排好的几个人,就没有人认识秦国小篆。
七国文字不同,却也有通识之人,熟悉邻国文字的人更多。
为了不露馅,他说的都是实话。
老人上了年纪,好奇心依旧旺盛,当所有人开启新的议论话题时,他扯着瘦弱年轻人,再次问道:“死的是哪国人?”
瘦弱年轻人面色僵住,刚和旁边的人搭过话,笑容直接就消失不见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不仅知道是哪国人,还知道举丧幡的是什么人。
可这若是由他说出来,就会显得太刻意了,尽管现在就已经很刻意了。
他只能在老人的注视下,用尽毕生最大的智慧,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最完美的应答对策。
“应该是秦人,丧幡上的字,是秦国小篆。”
年轻人得到满意的答案,快速重复了一遍:“是秦国小篆没错。”
这只是重复确定,并没有刻意引导。
老人再度点点头,脸上的笑容早就不见了踪影,反而显得十分凝重,就连说话的声音,都弱了许多,他转身挤进人群,道:“赔吧,赔吧,把韩国都赔给秦国……”
……
城墙上的守城士兵跑到城门口,个个如临大敌,把手中的兵器,对准走来的赶丧队伍。
这时,门监和值守的校尉,也赶到了成了城门口,满是怨言:“一支赶丧的队伍,还要惊动我们,要是没有异样,你这个百夫长就不用干了。”
方才还在士兵们面前气焰嚣张的百夫长,竟然在二人面前变成了一只温顺的羔羊,即便是听到如此严厉的话,依旧是谄笑献媚:“两位上官,属下怎么敢欺骗你们?”
“这支队伍肯定是不正常的,数百人的队伍,阵型稳而不乱,像是专门训练过的精锐之师,等你们见到之后,就会发现属下绝对没有说谎。”
“最好是…”
门监哼哼两声,话还没有全部说出口,便呆立在了原地,注视着远处的丧幡,脚下奇迹般的生了根。
同行的校尉也好不到哪里去,也就比门监多走了两步,便再也抬不起落地的脚掌。
“两位上官?”
在百夫长的小声提醒下,两个人反应过来,同时扭头找到对方的眼神,对准以后竟不约而同地咽下惊慌的口水。
“这是什么人?”
门监想到身后就是新郑城,城中有至少几万士兵驻守,再看看对面的数百人队伍,就算是举着丧幡,整齐步调,在绝对的数量面前,也是不值一提的,这就是他自信的源泉,刻意把上半身挺直壮胆。
百夫长低着头,他去请人的时候,就说过不明来历。
看样子,门监也不认识丧幡上面的字,他小心翼翼地看了眼校尉,对方的神情,与门监并无二致,皆是疑惑。
这下好了,三个人没有一个人认识的,看来外面的那些不是韩人,连门监都不认识丧幡的字,只能是其他六国的文字。
“是秦人!”
“外面的那些人是秦国人,丧幡上面写的是秦国小篆,他们死了人,要进城讨回公道。”
围观的百姓中间,有一声响亮的高喊,为他们解了疑惑。
却又为他们增添新的烦恼。
门监反应快一点,在校尉转身之前,他便小跑着离去:“你们在这里守着,我去询问上官的指示。”
校尉不满地撇下嘴角,眼看着城外的队伍就要接近城池了,他再怎么不想接触,也必须要硬着头皮迎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