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美国加拿大等大规模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国家,相关专利法不允许农民留种。但阿根廷的法律就是规定农民可以自己留种,所以阿根廷豆农靠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跻身世界大豆三大生产国,孟山都获得什么收益有限,因此对于转基因专利的权利用尽问题,中国的司法考虑了什么?
点评:
中国并没有允许种植转基因。就像一个幼儿园小朋友在问,如果我长大了考不上清华大学怎么办?等你上了高中再考虑这个问题可好?所以,立法规定农民可以留种,并不是不可以。但这个并不是反对转基因应用的理由。
此外,不是你张捷一个人关注国计民生。我,以及我的朋友们,他们都非常关注国计民生。
这样说吧,你能预先想到的问题,我们比你提前很多年就想到。你想不到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想到。我们这里也有渠道,完全可以向上面提出我们的诉求。但提出诉求,并不是为了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更不是为了制造恐慌,利用煽动舆论来进行反科学活动。
我再细说关于留种的问题。
我估计张捷没有当过农民。其实农民并不在乎留种,他们认为没有这个必要。这是我调查过的。请注意:转基因百分之百可以留种,不能留种是因为采取了杂交育种。袁隆平院士的杂交品种,百分之百不能留种。
农民不傻,他们受益于多年的杂交品种,早就习惯了杂交技术。农民不在乎留种。因为所谓的可以留种的种子,其实就是纯种。纯种是可以留种,没错,但是其缺陷实在太大了,农民经过对比,感觉到不划算,还不如使用杂交种子。纯种的缺陷在于,其天生就容易退化,而且产量很低。比如某一个农民第一年种了纯种,打的麦子还可以第二年继续种,自然不必年年买种子。可是到了第二年看收成,产量下降很多。到了第三年,产量又掉了一大截。
一般来说,纯种最多使用三年,越往后性能越惨。所以农民过个三年还必须重新买种子。农民如果采取杂交技术,则产量立马提高几个档次,虽然需要每年花点钱购买新的种子,但是一算总账,收益依然比种纯种的作物划算。所以,农民根本不在乎是不是可以留种,只要每年的收益更大就行。
此外,农民为什么喜爱非纯种,与工业化有关。在小农经济时代,一个家庭可以自己弄,但种子的产量很差劲。农业工业化实现之后,采用了给种子“包衣”的技术,就是将种子浸泡在营养液之中,给种子外壳涂上一种“保护衣”。效果是既防虫,又防护除草剂,还提高产量。
但传统小农经济的一家一户,显然没有这个能力做“包衣”。只有工业化的工厂,可以提供这种服务。工业化以后,新种子有几个好处:第一,成本大幅下降,即使农民每年花钱购买,也比纯种便宜许多。第二,性状不容易退化,而纯种很快就退化了。第三,有“包衣”技术加持,纯种没有这个东西。
就我所知,目前并没有生物学上无法留种的转基因作物上市,一些所谓的不留种的转基因作物只是公司为了保护知识产权而签的法律协议约束,而且这些协议只在部分国家生效。我们国家科学界很早就有人提出个方案。比如,我的朋友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生物学研究中心的姜韬教授就在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指出:
首先,转基因核心技术是控制不了的,没法保守秘密。其次,不用担忧转基因专利垄断,因为靠专利垄断威胁粮食安全,同样可以因所在国强制使用某项专利而不攻自破。他是非常认同使用特别手段的,就是可以模仿印度,让所谓的“专利保护”不攻自破。
他还指出了要点:
“我国在转基因领域已经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技术积累,目前已拥有各项转基因专利1097项。比如,我国科学家自主开发的20多个Bt蛋白基因,还有中国的转基因水稻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转基因玉米也很先进。所以,基于正常的经济活动,专利许可和专利权可以购买、转移,不存在强买强卖,而且专利期过了就必须敞开使用,这些都是阳谋,与所谓的阴谋无关。而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得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及专利,进而占据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
我觉得他的这段话说得很好。“其中的关键,还在于我们自己得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及专利,进而占据转基因技术的制高点。”所以,不要看不起中国的科学家。
我们中国人完全有足够的智慧,掌握国产的核心技术及专利。我们不但要信任我们的科学家,还要信任我们的科学家是爱国的,绝没有和张捷说的那样,“都是利益相关的”。
你张捷可以不信任我们中国的科学家,但你口口声声说他们为了钱才支持转基因,就是暗示“他们与人民对立”。
请问,大家看见你这些不负责任的话,都怎么想?他们会天真地以为,全球的科学家都是为了利益给民众“投毒”。你虽然并没有直接说科学家“投毒”,但是你给予民众强烈的心理暗示,其实是起到了很不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