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专打要点

春雷厂也没说话,他们知道,高振东给出的条件,实际上已经是放宽了一些,实际上的条件,还达不到高总工算的那个条件呢,不论是灵敏度还是激光能量,都要差一些。

这也不是高振东故意放宽,而是他找到的论文,预设条件就那样,高振东懒得重算了,能让同志们意识到问题就足够。

“所以我就考虑,用电视制导做补充。”高振东这才下了自己的结论。

空军的同志这才放松下来,诶,有这个托底啊,那没事儿了,还是高总工考虑周到。

“我的考虑,是这种炸弹,主要用于要点的打击,所以制导套件,优先研制适配1吨以上的大炸弹的型号。”高振东先提了个基本要求。

“这是为什么?”

“因为对于战术空中支援来说,有其他手段可以解决,战术空中支援当前面对的压力要小得多,抵近了,激光制导炸弹就好办了,我们要解决的是远程的问题,这种炸弹,射程要达到45公里以上。”

战术空中支援别管有没有制空权作为前提,总之是要干这个活儿,那就得抵近了打,要不攻-6的装甲装来干啥的。

而对于要点的打击,就不见得有这个条件了,而且这种要点的防空力量肯定很强,哪怕有制空权,也不见得就能顺利打击。

花旗佬、清化大桥:你说得对。

“啊,明白了。45公里好啊!”空军点头称是,有道理。一听能有45公里,更是乐得不行。

“高总工,可这样一来,炸弹可就飞不了那么远了。”春雷厂的气动负责人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理论上来说,弹体三围*2,就意味着重量*8,这翻译过来就是,重量大幅增加,尺寸却没加多少,对于光靠弹体滑翔,有时候反而有问题。

高振东点点头:“我知道,所以这个东西我们套件不太一样,用滑翔套件,套件上弄一对折叠翼,投放后就自动打开,把炸弹变成滑翔机!这样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不用对炸弹做低阻处理,只要滑翔套件设计得合理,低阻与否无所谓,套件可以做成一个整体的。”

说完,高振东在黑板上画下了一个滑翔套件的示意图,看起来简单粗糙,说是铁皮焊的都不过分。

这是跟老毛子学的,它们老大老二打架的时候,那个滑翔套件看起来low得一批,看工艺还不如我们小商品之城的一些小作坊,但是效果还真就不错。

这个办法谁都没想到,但是一听又觉得这法子好。简单、实用、易行,同时也能达到效果。

果然是高总工的风格,能凑合用的时候,他就凑合用了,前提是凑合下来效果不错。

“嗯……这个办法好啊,高总,还得是您。不过……”春雷厂的气动负责人陷入了思考。

“不过什么?”高振东有些奇怪,按说到这一步,气动应该没啥问题了啊,剩下的就是吹风洞的事情了,这东西简单得很,风洞也很好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