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2章 专打要点

有10公里?好像也还不错。

第一次用到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空军同志感觉好像还凑合,他将目光转向了高振东。

高振东摇摇头:“没有那么乐观,尤其是在海拔3000到5000米的高原上。”

这话听得防工委的总工噗嗤的一声笑了出来,海拔3000到5000的高原,还有哪里?别说我国只有这两个,就算是全世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全世界就4个,两个在亚洲,两个在南美,顺便说一句,最高的两个,一个我国基本全占,一个占了一部分。

现在防工委的总工和空军那边,基本笃定高振东这回,就是指着雪域高原去的了,所以才对激光制导炸弹在高原上的性能那么在意。

“我计算过,理论上任务高度3km,目标靶面法线天顶角45度,目标大小4*4m,导引头灵敏度XXfJ/cm2,激光能量XXXmJ的情况下,照射距离是5公里,这是理论值,实际上还要低一些。”

高振东这串数据把春雷厂给整不会了,我都没想到那么多。

“高总工,你咋算那么仔细的?”

高振东道:“回头我把公式和各种条件下算出来的几张曲线图给你,可以用于照射距离的估算。”

春雷厂的张总喜笑颜开:“好嘞。”

高振东转头对空军的同志道:“实际上,如果是在任务地点海拔原本就有3000到5000米的地方,想要达到3km的任务高度,就要飞到6000到8000米,对于打击飞机来说,倒也不是不能飞,但是这个高度上,云层对于激光制导的影响可就大了,更容易受影响。”

低云族0.5~2km,中云族2~7km,高云族5~15公里,飞到6000到8000,意味着只要有云,所有高度的云都可能影响到激光制导。

“嘶~~~~~~”高振东这话,直接让空军的同志嘬起了牙花子。

飞高了可能看不见,总不能一直等大晴天吧,打仗这事情,可不见得这么惯着你。

飞低了,5公里的照射距离,就只能指望地面有照射器了,否则对手哪怕是前出几个防空炮阵地,也能让3km高的飞机喝一壶的,高原空气稀薄,情况可能还要恶劣一些。

实际上步兵帮助照射,是春雷厂搞出来的炸弹射程远超实际照射距离范围的主要原因,往大致方向扔一个,飞过去了再由步兵照射接力。飞机本身很多时候是照不了那么远的。

但是地面有步兵帮助照射的条件,那就不见得一直都有。

不对不对,我特么也怎么跟着逮着高原的事情薅了,空军的同志摇了摇头。

“而且我计算过,其他条件不变,单纯增加高度的话,12000米高度,照射距离大概8公里多,而这个高度,就算不加入目标海拔,也已经接近我们攻击飞机升限的极限。”

伊尔-28实用升限12300米,就算改进有了提升,那也不可能提升太多,主要还是花在载重航程上去了。

8km,而到了高原上,连8km都到不了,和5km区别不是太大,空军这边牙更疼了,激光哪儿哪儿都好,就是受天气影响这个事情,比较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