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的尚书也站了出来。

大概就是诉苦,想要圣人添加人手。

人手从哪里来?

一是从贵族推举制度,二就是科举。

而六部尚书现在的感觉也微妙得很,因为……通过贵族推举制度而来的人,一点都不好用,毛病多得不得了,架子还大,关键是办事情也不给力。

反倒是科举出生的官员,一个人能顶几个用,还任劳任怨。

金殿上百官:“……”

怎么他们听六部尚书的意思,是想向圣人要科举考上来的官员?

看看这六部尚书,嘴里的话,跟软刀子一样,怎么还争抢起来了?

六部尚书心道,科举三年才一次,他们这次不抢一点好用的人才,又得累死累活当牛当马三年。

而且,以北凉现在发展的势头,只会更累。

他们当然想多抢一点人。

当然这话不能说得太明了。

都是些老狐狸,所以笑呵呵的话里暗藏的,就多了些唇枪舌战了。

圣人:“……”

他还记得一开始推行科举的时候,可是艰难得很,反对得特别厉害。

现在倒好,直接成了香馍馍了。

想了想道,“各部门将所需人员一一列出来,斟酌后再做决定。”

现在离京考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未雨绸缪。

每次京考入仕的人数,都由圣人决定,倒是方便根据情况调整。

下了朝,莫少珩没有离开,而是去了一趟皇宫。

他上次炕的香肠不是好了嘛,正好给圣人和天妃都送一些。

赵棣:“……”

莫少珩:“你这是什么眼神?这可是好东西,在其他地方可买不到。”

赵棣倒是不介意这个,莫少珩每次弄出来的东西必定是好东西。

只是,“这个节骨眼,太子之位空悬依旧未定,我们给圣人送礼,怕是要引起别人的猜忌。”

莫少珩一摆手,“管他的,你不送礼别人就不猜忌了?”

赵棣:“……”

好像也是。

莫少珩继续道,“再说,你生为皇子,给圣人送点小东西,不是天经地义的吗?”

说完疑惑地看向赵棣,“该不会你以前都没有送过圣人东西吧?”

赵棣:“……”

莫少珩一看赵棣的表情就知道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