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高俅和滕府尹的关系有些微妙,一开始因为林冲的缘故滕府尹对他非常有敌意,后来林冲升官后滕府尹不再针对他,但他俩之间的关系也没好到哪里去。
再后来两人因王黼和童贯的事开始合作,发展到现在,两人已经可以和和气气的论政。当然,仅限论政,高俅想和他像陈显一般谈论私事肯定是不可能的。
“滕府尹似乎很忙。”
滕府尹讥讽一笑:“自青白盐流入市井后,我就没睡过一顿安稳觉。”
高俅闻言干笑两声,滕府尹这才想起青白盐乃眼前之人运回,他轻咳一声:“太师见谅,本府并无他意。”
“我知晓的。”
高俅被赵佶急召回京正是因为此事,青白盐质纯味美,自流入汴京后便受到达官富户青睐。当然,在盐铁司的运作下,青白盐带来的冲击不至于扰乱市场,真正让滕府尹如此焦头烂额的还是盐法盐税的改革。
其实大宋自建立以来就不断完善盐法。宋初时因产地不同有官卖和通商之别;庆历八年,范祥始创钞法;崇宁后,蔡京更定钞盐法。
时至今日,我朝已经制定了更为完善的食盐专卖制度,大体上来说就是官制和民制官收。当然,无论何种制度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盐的垄断。
表面上,朝廷的制度为其带来巨大利益,这点从每年盐的商税和盈利可以看出。但私下里,我朝的私盐贩子达到了历史之最。
前朝也有私盐贩子,但前朝对此的态度是置之不理。王安石也主张不将私盐贩打尽,因为私盐贩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发展,比如他们能将盐送到商队不愿意去的偏远地区,又或是他们制作出来的盐通常比官盐还好。
可贩盐的利润太大了,若是私盐贩只是像前朝一样小打小闹便罢了,可我朝的盐贩真是什么都敢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