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臣闻言面面相觑, 却不曾发现, 平日里本不理事上朝的镇国公与平阳侯这会儿却是一脸了然。
去岁南疆的军报因为雪崩一直未曾成功送达京城, 再加上成帝的刻意遮掩,众臣只知道去岁武安候及前去南疆的两位世子打了一场漂亮的胜仗。
至于那个因为句读之名,一并前往南疆的少年, 也不过是个添头。
可是, 等军报一页一页的传阅下去:
“特使徐瑾瑜大人抓出军中密探, 此为我军副将……”
“特使徐瑾瑜大人为我军寻找到被藏匿的军粮……”
“特使徐瑾瑜大人设计越军服下霉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军无一人伤亡,共俘虏越军……”
“特使……”
“徐瑾瑜,这是徐侍读?!”
杨掌院是最后拿到军报的,这种场合他本不需要表态,可是奈何这些军报实在是太让他震惊了。
六元及第的文状元在殿试前竟然在南疆力挽狂澜,让原本摇摇欲坠的卫家军打了那般漂亮的一仗!
最重要的是,徐瑾瑜明明以年少之身,便立下这等不世之功,可如今已经过了大半年,他自始至终都不曾吐露一个字!
这是怎样的心性啊?!
杨掌院拿着军报的手都忍不住颤抖起来,他单知道徐侍读有本事,可没想到他的本事竟然这么大!
而杨掌院这话,犹如溅入油锅的清水,顷刻间就让整个朝堂炸了锅:
“徐侍读?就是那个六元及第,不到半月就被圣上升了半品的那位?”
“静安侯府对他下杀手,他能宽仁以待;一己之力平定南疆,他更是不声不响,如此贵重的品行心性,实非常人,难怪圣上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