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李守言等人伏阙上书之时,闹出来的风波几乎满京城人尽皆知,又经过了这些日子的发酵,等徐瑾瑜缓步行至宫门外的时候,不由惹的众人纷纷侧目。
“徐会元。”
“徐会元,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恭贺徐会元脱险!”
等待入宫的时候,众人难得谈笑起来,如无意外,他们会是今科科举的同榜,他日的同年。
如若外出做官,只这份同年之情,也将促使他们守望相助。
而作为众学子伏阙上书这场风波之中的中心人物,徐瑾瑜却能在百人请命的危机之下,临危不惧,有条有理的为自己洗刷冤屈,证明己身,还能让圣上为他直接革了百名学子的功名,实非常人!
要知道,大盛对于读书人是很看重的,尤其是这些已经通过了乡试,随时可以录入朝中的学子!
圣上这次毫不留情的处置了这批学子,未尝不是在昭示着徐瑾瑜被其的看重。
这次学子伏阙上书之事,既是危险,也是机遇。
这下子,徐瑾瑜怕不是要乘风而起了!
众人纷纷羡慕的看着徐瑾瑜,不吝言语的想要与之打好关系。
徐瑾瑜一一有礼的回应后,不多时,宫门开启。
随着内侍官一字一句的唱名,徐瑾瑜站在首位,率众学子踏入宫门。
与徐瑾瑜来过数次不同,其余学子方才还在外头言笑晏晏,这会儿却已经大气都不敢喘的跟在徐瑾瑜,生怕有半点儿行差踏错。
这一刻,他们无比庆幸,自己的前方还有一个人顶着,只是那徐瑾瑜看着年少,也不知他这会儿怕不怕,慌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