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泉青的故事里,它们之间建立起了非比寻常的关系。
女孩一次意外在雪山里迷路,是野牦牛领着她穿越了危险的山林,重回人类住所。
牦牛不会说话,它就像传说里的那样,作为山神的宠物,有着无可比拟的神性。
这个故事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有茫茫雪山,广袤无垠的净土,渺小脆弱的人类,和山神的使者。
最激烈的戏份,大概就是野牦牛入侵加牛群然后被驱赶时,两方的博弈了。
但神奇的是,光是看剧本,都能让人感受到那种来自远古和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张泉青这个剧本,是源自于他曾经的一次旅行,他有幸和一头下山的野牦牛遥遥相望。
它双瞳幽邃,目光平静又充满灵性,仅仅是站在草原上,就仿佛能感受到它身后高山的呼唤,
如果要拍这个片子,绝对不是像《第九十九次离婚》那样,不到一千万就能搞定。
至少用特效做一头栩栩如生的野牦牛出来,就是个大工程。
但不得不说,张泉青的这个剧本,比《离婚》更吸引姜易安。
而这部片子的制作周期,也比一般普通电影更长。
这是一部节奏缓慢的文艺片,甚至可能会用上很多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剧组或许要在藏区高原驻扎半年之久,仅仅是为了用高清摄像机捕捉到几个真实的野牦牛下山的画面。
而这种片子,注定是叫好不叫座的。
它或许连《离婚》一半的票房都比不上。
姜易安对张泉青说:“你让我考虑一下。”
单论喜好,这部电影姜易安一定会投。
但站在公司角度,它市场有限,很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这需要姜易安做一个取舍。
张泉青也知道这部片子,比《离婚》更冷门,受众更小。
如果姜易安不愿意投资,他也非常理解。
之后姜易安总会反复翻阅《过春天》的剧本,还找了大量和牦牛相关的纪录片和照片资料,甚至还有亲自去一趟高原的想法。
主要是这种雄伟威严,冰冷又神圣的生物,在你企图去了解之后,就会越发被它所吸引。
最后姜易安以个人名义,投资了张泉青这部电影。
不走公司,便不用考虑收益,全凭自己喜好。
这也是他发起导演扶持计划后,在无数递上来的剧本里,选择的第一个剧本。
为了导演扶持计划的项目,姜易安还新注册了一家影视公司。
主要股东除了姜易安还有两个人,一个是阮尧,一个是曾经挖掘阮尧,可以算是阮尧恩师的大导。
他们三人,同时是这个项目的联合发起人。
在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中,姜易安碰了不少壁,也拒绝了很多理念不合的人。
最后兜兜转转,还是阮尧听说这个项目后主动找上门来,然后由她牵线,姜易安见到了那位华国殿堂级的大导。
徐导今年已经七十,已经鲜少拍戏,最近一部作品,还是五年前。
姜易安确实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位比较权威的导演,为他的项目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