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页

万万没想到当银鱼竟然还要重新上学!

他甚至不是红三,不然尉迟先生动起手来,红三应该还能比划两手。

唉!他恨不得自己真的是一条银鱼,去银湖把自己给放生了。

“小王爷,先生……”

竺年想劝慰尉迟兰几句,突然注意到屋里多了个人:“你怎么来了?”

红四蹲在角落里,也不知道来了多久,像个没有存在感的蘑菇,要不是出声,连尉迟兰都没注意到。

红四苦着一张脸表明来意。

竺年想了想说道:“这样,我这两天找个借口,你来我作坊里打下手?”

“哎!这个好!”红四一张脸顿时就亮了起来,高高兴兴地留下一封信行礼离开。

不得不说,红四的功夫在银鱼里算是垫底,但也是在银鱼里,而且潜伏隐藏是银鱼的基本功。红四做不到在众目睽睽之下来去自如,但是在这种御林军们非常放松的情况下来去,并不困难。

过了两天,小张公公去外面到处打听会做木工活的人。

照理来说呢,在码头工地这种全是匠人的地方,会木工活的人不难找,还很多。但小张公公的要求肯定不是建造码头的匠人,而是另外再找:“手艺差一点没关系,主要是人得细心,脾气耐心得好。哦,对了,手脚一定要干净。”

听着小张公公要求的赵县令一头雾水:“这是要做什么呀?咱们这儿家具不都是统一包给东风号的吗?”

“不是做那些。王爷不是自己弄了个作坊,要有个人给收拾屋子,顺带打打下手。”他原本收拾屋子倒是还行,但眼看着竺年做活的东西越来越多,他就应付不过来了。有些工具和部件实在太过细巧,一不留神就给碰坏了。

“实在找不到木匠,别的匠人也凑合。”

赵县令听着这种一点都算不上要求的要求,只觉得脑壳疼,非常明白这种看着低的要求,要求才高着呢。

他花了三天时间,精挑细选了三个人,送去给小张公公,结果不到半天就给退回了。倒是消息传了开来,军屯的那位蒋军官把红四给推了出来:“我们家老四手巧,屯里有什么坏的要修的,都是找他。一些家伙什也能做,先前还给葡萄园做过活。为人、手艺你们也清楚的。”

蒋军官说的是红四做的给葡萄园铺竹子打孔,做简易滴灌的活。

其实红四当初来书院,别人就很奇怪。毕竟按照红四的出身,哪怕他学得再好,也不可能当个正经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