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士兵还能根据入伍年限和军功,每年领到一笔费用,虽然不算多,但也不无小补。
目前这个政策推得还算井然有序。传统的一些军营略有阻碍,但是在竺年一手建立的工兵营已经严格执行。
几个人聊了几句,刚有了一点睡意,听到有人敲门,门一看,发现是竺年的一名亲卫:“是不是殿下不放心?我们做事妥帖,放心吧。”
亲卫看着黑黢黢的屋子,手上提着一个光线微弱的气死风灯,一言难尽:“不是这个。大师傅们办事,殿下没有不放心的,就是拿走的两盏琉璃灯要还回去,殿下要点着写功课。”
琉璃灯这种东西,原先只有极富贵的人家才有。宫中都未必有能有多少盏,绝不是进军营的东西。
现在琉璃灯,起码在他们这边不算太稀奇,但也不多。
他们这次行动,为了保障安全,必须每人配一个,其中两盏是找竺年借的。
但是,用一下自家小王爷的东西,怎么能叫借呢?
他们又不是胡乱用,也不是卖了换钱中饱私囊,他们也是有正经用处的啊。
大师傅就不是很想还:“殿下在屋里,点个蜡烛不就行了?现在琉璃灯外面的笼子罩子都做好了,再拆下来多麻烦。”
亲卫抿了抿嘴:“要不您自个儿去和殿下说?”
大师傅就只能磨磨唧唧地把两盏琉璃灯连着笼子罩子,一起交给了亲卫。
亲卫发现,大师傅们不仅给琉璃灯做了笼子,连提竿都是特意做的。
涉阳关城里的房子,经过连续几次战争,损毁了不少。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士兵住进营房里,竺年自己居住的房子只是原先算是“城主府”边上的一栋小楼。
他不住城主府,其他人自然也不会去住,只作为开会办公的地点。
再说城主府白天才被挂过人头,晚上就住进去,不说吉利不吉利的问题,也有些膈应。
关城内房屋建造简单,好一点的用砖石,差一些的就是土坯,只要没遭到刻意破坏,都很牢固。
亲卫回来的时候,开门的亲卫给他指了指二楼:“直接上去吧,殿下还没睡。”
小楼里住着的不仅是竺年,还有几名亲卫和银鱼的人,挤得满满当当。
亲卫踩着木质楼梯往上,看到竺年的房间里点着火把,不知道哪儿来的风吹得火焰飘摇。八个银鱼的人和竺年一起席地坐成一个圈,中间摆着涉阳关的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