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过年的时候氛围轻松。军营里也不分什么小厨房大厨房,伙头兵们杀猪宰羊忙得不亦乐乎,听着竺年父子闹,就低头跟着笑。

杀牲口的气味不好闻,他们都注意待在下风口。外面架着行灶,热水烧得滚烫。

尉迟兰给竺年打了一会儿下手,就帮不上什么忙了,手里被塞了一摞炸好的麻花糖糕之类的点心:“出去玩叭。”

尉迟兰捧着藤编的篮子,站在厨房门口,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娘的身体不好,适应不了北境苦寒。小时候他随娘在京城外家住着,过年的时候,似乎也有人这么塞给他点心,然后就有许多小孩满院子的闹腾。

他低头看着篮子,里面有些点心还在冒热气。

边上突然伸过来一只手,他下意识让开,一抬眼才看到一个相貌普通年纪和竺年差不多的少年。

少年是银鱼的人,没抢到就蹲在地上眼巴巴地看着他。

尉迟兰直接无视,转身就走。

少年“啧”了一声,打了个呼哨,周围一下冒出五六个银鱼的人,过来围着尉迟兰就要抢点心。

竺年的亲卫构成复杂,除了正经作为军队培养的亲卫营之外,其中还包括勤务兵、医疗兵等各式各样的人。银鱼是其中最特殊的存在,他们不擅长合作,单兵作战能力极强。

他们这么一打起来,其他在忙活的士兵手上工作不停,嘴上也跟着起哄。

厨房的门开着,竺年听到动静就提着菜刀走出来,也不劝阻,反而笑:“谁能从先生手上抢到吃的,一会儿我给包个大红包!”

银鱼的人就叫:“不要大红包,要一盘小王爷亲手做的菜!”

他们大多是孤儿,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跟着竺年的待遇好,平时吃穿用度全都不用自己花费,每个月拿到的俸禄也不知道能花在什么地方,金钱对他们没什么吸引力。就是跟着竺年,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了嘴刁。

“行!”竺年满口答应,又对尉迟兰说道,“我相信先生!”

尉迟兰双手捧着篮子,闪身躲开一只胳膊,对竺年咬牙切齿:“糕儿你等着!”看小孩儿笑得开心,加大威胁力度,“今天你再多写两篇文章!”

“噫!我神马都没听见!”竺年一蹦就回了厨房。

其实他需要背的课文都背得差不多了,现在的作业就是写文章。

对背课文,尉迟兰的要求不高。写文章就不一样了,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篇小论文,不要求写得文辞优美,但是必须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