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因为这场婚事,最近关系缓和了不止一星半点的皇上与太子。长孙无忌对已故的敦国公余虎都充满了好感。
若是能早日诞下子嗣就更好了,太子妃多年无妊,萧良娣只有一女,仅有的庶子李忠还是宫婢所生,虽是东宫长子,可这出身也实在是拿不出手,太子如今是真缺一位身份过得去的男嗣啊!
……
闹腾一通,李治和宾客们便去前面宴上了,留下余蓁坐在喜房静候着,如意陪着她,边上还侍立着几名宫婢。
余蓁只带了如意这一个陪嫁侍女。
说来也是尴尬,余家八辈子地里刨食的小门小户,不知积了多少德,祖坟冒青烟,才出来一个误打误撞抱上李世民大腿的余虎,鸟枪换大炮成了官宦之家,要说家族底蕴,那是一点也没有。
余虎和周氏也不太在意这些,他们夫妻俩感情好,就爱关起门来过小日子,哪有什么规矩,怎么高兴怎么来。
有了余蓁之后,他们疼女儿,倒是专门买了几个婆子和小丫头来照顾她。
说是照顾,但他们夫妻俩成婚多年才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女儿,爱得跟什么似的,日日抱怀里,连奶水都是亲喂的,夜里哄睡都不让人,雇来的婆子跟摆设一样,买来的小丫头倒是有点用处,但也就是当个跟班、做个玩伴了。
等余蓁大些,夫妻俩看别人家都开始给女儿准备陪嫁侍女,想着别人有的我家闺女也要有,便托人四下打听着。
刚好一个在余府闲置多年的奶婆子回家养老,碰上死了未婚夫,不打算再嫁的如意,就顺手把她推荐到了余府。
如意阿姐是个能干的,既能把余蓁侍奉的服服帖帖,又能管家理账,震慑住底下的丫鬟婆子,梅园上下一把抓。
余虎夫妇观察了小半年,觉得非常满意,想着自家小门小户,日后结亲的人家也不会太富贵,一个陪嫁侍女就够,再多了就是给女儿女婿增负担。
结果圣旨一下来就麻爪了。
再来培养合适的心腹人选已经来不及了,她原先的那几个侍女胆子都不大,平时虽然对皇宫多有羡艳,但说到底就是个小平头百姓,真有机会让她们进去生活,一个个都怂了,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虽然问过去嘴上都说着“我愿意”,眼里却很诚实的吓出了泪花。
到底都是自小相伴到大的人,余蓁瞧着怪不落忍的,就跟周氏说:“也别为难她们了,宫里说能带四个陪嫁侍女,只是不许多了,又没说不能少,我就只带一个如意,想来也没什么。”
最多就是被笑话两句,又不掉肉。
周氏想了想:“这样也好,虽然单薄些,但宫里规矩大,她们笨手笨脚的,与其以后给你惹麻烦,倒不如宁缺毋滥,再者,咱们带进去的人再忠心赤胆,肯定也没宫里自己培养出来的宫女懂礼仪、知进退。你带的人少,身边就能多空出几个要紧的位子,人家瞧见有利可图,自然而然就往你身边靠……”
别看周氏一辈子没吃过后宅阴私的苦,但说起这些来也头头是道。
反正余蓁听着感觉挺有道理的。
……
方才喧闹的人群散去,新房还是那个新房,只是安静许多,静到余蓁都能听到站她左边三步远宫女的肚子在响。
咕噜咕噜,听得她也饿了。
她扯了扯如意的袖子,如意看过来。余蓁眨眨眼,如意叹气,从身上解下个荷包,从里面掏出……一枚鸡蛋。
没错,她随身带了个煮鸡蛋,还是家里圆婶怕余蓁饿着,硬塞过来的。
“你叫什么名字?”
小宫女团团的脸,细眉细眼,像个绵口的小苹果,突然被点名,四下望了一圈,才犹豫道:“良娣是问奴婢吗?”
余蓁剥着鸡蛋点头:“是啊。”
小宫女连忙上前一步福了福身,老实的说:“奴婢名唤盼春。”
“那盼春,你爱吃蛋白还是蛋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