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助手们收拾道具和器材的时候,许游转身走到屋外,找了个阴凉地,垂着眼,靠墙角吸了根烟。
不会儿,她的目光扫到地上多了一道影子。
她顺着往上看,略过韩嵩的长腿,看到他伸过来的那只手,手上捏着两张入场券。
韩嵩说:“这是老师让我给你的,周末有个雕塑展,希望你能来。”
许游将入场券接过来,随手揣进裤兜,便问:“刚才有两件作品,我昨天在你的照片里看到了,都是你和老师的联合署名?”
韩嵩点头。
许游瞅着他:“如果我没记错,线稿落款写的是你的名字,那是你的创意。”
韩嵩一顿,说:“创意是我的,但要独立完成作品,对我有难度,还需要老师的指点。”
只是指点就联合署名,还是把那位王老师的名字放在前面。
许游这才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其实有些事不用说破,大家都心知肚明,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在艺术界,把学生的成绩占为己有的老师都不在少数,差别只在于,有的老师直接拿来润色,换上自己的名字,而有的老师会让学生一起把名字写上去。
遇到这种事,学生大概率都会妥协,心里也很清楚这是一种交换。
学生要获得知识,要躲在老师的羽翼之下,接触老师带来的资源、人脉,如果脱离了,就像翅膀还没长硬的小鸟,再有才华扔出去也是九死一生,根本没人给他们机会。
许游好一会儿没说话,直到一支烟吸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