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 联手施压 (二合一)

“忠国公还是一如既往的爽快!”

沉忆辰开口称赞了一句,里子已经拿到,适当给对方一点面子,更有利于后续的“合作”。

放下手中的酒杯,石亨面色依旧是有些潮红,感到心中憋屈不已。毕竟身为堂堂大明国公,眼看着就胜券在握,却被沉忆辰三言两语给压制的毫无还手之力。

此子谋略,真是比预料的还要可怕!

另外一边的曹吉祥,心中同样是震惊不已,他如今是掌控了御马监的腾骧四卫,但距离历史上宦官当权的程度还有一段很长的距离。

曹吉祥本以为跟忠国公石亨合作,就能在朝野内外所向披靡,结果半路杀出沉忆辰这个程咬金,让他意识到原来这才是朝堂中隐藏最深的一尊大佛,威势恐怖如斯……

“高帽子就不用给本公戴了,还是说点实际的东西,沉阁老如果你不能下定决心起兵的话,就算本公愿意退步放弃迎立外藩,却依然无法让过继册封的圣旨通过。”

“想知道为什么吗?”

石亨说这番话的语气中,带有着一丝嘲弄。

就如同他之前跟曹吉祥聊天那样,沉忆辰虽然大多数时候是文官掌武事,行事风格偏向于杀伐果断。但是他身上那股胸怀家国天下的书生意气,却始终没有放下。

对于自己想要迎立外藩,石亨毫不怀疑沉忆辰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刻,会果断的兵戎相见。可是对于朝臣,沉忆辰真的愿意用武夫的暴力手段,去解决政治问题吗?

这种先例一开后患无穷,用后世更为贴切的词汇来形容,就是沉忆辰破坏了官场的运行规则,跟石亨一样采用了“军政府”的方式。

文尊武卑固然是不对,而武人治国的危害更甚,军政分离是天下跟历史的大势所趋!

面对石亨的反问跟嘲讽,沉忆辰神情很平静的回道:“忠国公是想说,元辅陈循跟司礼监掌印兴安结为党羽,票拟批红全掌控在他们手中,加之背后还有皇太后撑腰,陛下圣旨无论如何都下发不了对吧?”

听着沉忆辰的回答,石亨满脸惊诧的反问道:“你怎会知道这些?”

要知道陈循牵扯皇太子薨逝一桉,就连石亨都是最近通过曹吉祥在宫中的隐秘渠道才得知的。自从内官监掌印成敬告老还乡后,沉忆辰在宫中已经没有了高层太监“盟友”,他怎么做到消息如此灵通。

“皇太子薨逝那夜,元辅的举动都相当于明牌了,本阁部要是连这都能忽视不去调查,还如何在朝堂中枢为官?”

沉忆辰语气有些不屑的回了一句。

说实话,皇太子朱见济薨逝那夜,见到陈循比自己还快出现在乾清宫内,确实给了沉忆辰当头一棒,让他意识到自己之前很多推测方向全部都是错的。

不过陈循还是太心急了,想着联合兴安加上恭顺侯吴瑾掌控的神机营,一鼓作气顺势控制紫禁城。结果可能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御马监曹吉祥这个家伙是个野心勃勃之辈,压根就没打算听命于司礼监掌印兴安。

调集腾骧四卫控制紫禁城各大宫门之后,反手就通知了忠国公石亨调兵围城,成为了三派势力中的一方。

陈循估计更没有想到,沉忆辰的速度能快成这个样子,当晚就得到消息紧急赶往宫中,并且还敢无召调兵前来。直接导致陈循跟兴安两人的联盟,成为了三方势力中最弱的一方,制定的谋划部署全部付之东流。

毕竟谋略是要靠实力为支撑,兵马数量差距过大,再加上有石亨这种不讲理的武夫,做什么都是白搭。

这一夜陈循的出现,让沉忆辰之前的疑惑全部茅塞顿开,有了调查的方向后续事情就简单许多。皇太子葬礼这一段时间里面,他已经把陈循以及背后的关系网给摸个八九不离十了。

想当年明英宗朱祁镇发动“夺门之变”,却意外发现自己身边重要人物,全部都是景泰帝朱祁玉的内鬼,一步步走入了早就为自己编制好的圈套之中。

如今天道轮回,备受景泰帝朱祁玉宠信的司礼监掌印兴安,同样是个内鬼。他始终效忠于明英宗朱祁镇一脉,想要拥立沂王朱见深登基大统!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可能终明一朝出现过太多为祸朝廷的权宦,但同样出现过许多忠心耿耿的太监,愿意陪着帝王直至生命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