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我每年也都会回宛阳,军中的情况熟是熟。不过打仗……”卫央一言难尽道,“我几乎没怎么上过战场,十几岁的时候跟着廷檐去过,但宋老将军一心都是为了培养他,对我和青来都挺无所谓的,让我跟去也就是长长见识吧。后来更是再没接触过兵事,看过的兵书都快忘光了,跟廷檐比差远了。”

“没关系。”何小满安慰道,“宋家在宛阳也经营了数代,宛阳军这点忠诚还是有的,不然也就不会急着要朝廷救宋将军。打仗的事交给宋将军的副将,你就去军中坐镇就好。”

宛阳那边的情况卫央也很是担心,出了这么大事,他姐姐也肯定急死了,总得有个人回去报信,也得有个人回去撑着,不能让别人欺负宋家,他颔首道:“只要朝廷同意,我就回宛阳。宋家对我有养育之恩,我也算半个宋家人,如今宋家有难,青来尚且如此,我又岂能坐视不管?”

何小满道:“这事我会同陛下说,一定会搞定。”

卫央问道:“陛下说的去救廷檐的人到底是谁?”

“陛下在给我的信中说了一点,具体的他应该告诉沈辞了。”何小满道,“陛下说是扎布苏。”

卫央愣了一下:“谁?”

“伊勒德的四儿子。”何小满解释道,“他有商队在绥坊南部,离池州很近,已经给他写了信,做了点交易,应该会答应去救宋将军。”

作者有话要说:  扎布苏:我惨,真的,我单知道借了钱出去可能拿不回来,没想到欠债的还反复压榨我。

小谢:您就是当代活雷锋(点赞)

第138章 念君不归

沈辞收到谢如琢的信后, 立马就让裘鸣去找扎布苏的商队。

旁人知道了都要嘀咕商队怎么救人,但谢如琢在信里说, 扎布苏本人就在大虞境内。

沈辞有点无语凝噎,亏得他当初在沧州时还同情了一下四王子被夺权软禁在家,没想到人家早就混入商队,金蝉脱壳,溜来大虞玩耍了。

仔细想了想,似乎前世这时候谢如琢和扎布苏确实还见过一面, 只不过那会宋家还没出事,也就不存在救人一说,后来出了事,扎布苏回北狄去收拾他弟弟了,因而这一世也是正好凑上了。

扎布苏的商队其实大部分也都是汉人,但每年扎布苏自己隔三差五会晃来大虞跟着商队跑两次, 他毕竟身份特殊, 会带一批骑兵跟他一起伪装成商客从羌族人的地盘溜进绥坊, 有了这批北狄骑兵,自然就好办事了。

裘鸣拿着信找上门来,却没见到人, 扎布苏说要沈辞或者谢如琢亲自来, 救人不是不行,但条件要谈好。

京中还处处风声鹤唳的,谢如琢想来也来不了, 所幸淀州这边战事顺利, 沈辞看守住淀州,将许自慎拦在宣颐府外不成问题,便于夜间离开淀州, 去了与扎布苏提前约好的梧州。

裘鸣前来接应沈辞,带他去了城中一处足足占了半条街的庄子,沈辞愕然了好一会,谢如琢修一座宫殿都没钱,他们北狄的四王子在大虞随手就能买下这么大一庄子,人比人真是能气死人。

因而扎布苏看沈辞进来时颇有几分忿忿不平,有些讶异,问道:“沈将军怎么了?路上见到许自慎了?”

沈辞同他见了个礼,没好气道:“四王子每次借钱的时候还一副要穷死的样子,我看这世上没人比你更有钱的了。”

“我又没花你们的钱,怎么还仇富呢?”扎布苏又穿上了那一身素雅的儒生服,丝毫不像一个北狄人了,警惕道,“先说好,这次不借钱吧?不能帮你们救人我还倒贴钱的吧?”

“本来是不想借的,但现在我觉得有必要借一下。”沈辞扫视了一圈雕梁画栋,花木扶疏的宅子,跟着扎布苏进了屋坐到客座上,“你一年就来几次大虞,这么大一宅子你也住不上几天,不如卖了把钱借给我们。”

扎布苏:“……”

“你跟陛下待久了,也掉钱眼里了?”扎布苏好笑道,“这宅子我有用,打算哪天我没能杀了我弟弟就跑来这里度过余生。”

有钱人连自己后路都想好了,而他和谢如琢说了这么久要去江南,在江南还连座茅草屋都没有,沈辞越想越气,本来他也不是把钱这种身外之物放在心上的人,但平时听谢如琢愁眉苦脸地念叨多了,他也知道朝廷确实缺钱,每年打仗的钱都是谢如琢费了好大劲给省下来的,着实是心酸,再加上扎布苏这座庄子实在是太大了,内里的布置又精致华美,对比过于鲜明,谁来看了不得感受到成倍的心酸。

“我之前在沧州待了两个月,听闻四王子被夺了权软禁在家。”沈辞喝了口茶,虽然他不怎么会品茶,但也能明显地喝出来这绝对是好茶,不输于宫里的贡品,心酸又翻了一倍,“你怎么跑出来的?”

扎布苏挑眉笑道:“我以前也经常跑,从羌族人的地盘过就行。”

沈辞便没在多问,又道:“说吧,条件。”

“沈将军,你确定你能代替你们陛下吧?”扎布苏对自己的茶很满意,喝得眼神惬意,“别这时候你答应了我,转头陛下那边不认账了。”

早前谢如琢已在信中同沈辞说,扎布苏若要当面谈,就便宜行事,别卖了大虞就行,沈辞起初还有点紧张,因为他不擅长玩这些计谋,总是反应迟钝,还真害怕自己要把大虞卖了却不知道。

但看谢如琢在信中已经把扎布苏可能提出的条件都列了出来,具体要怎么做也都写得很详细,他又觉得自己要是再做不好也是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