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页

坐在卷棚车里,听着车窗外的嘈杂人声,回想刚才李旦把她压在书案上亲吻时颤动的浓睫……裴英娘忽然意识到,他没把玉钗还给她!

当着半夏的面,她不好意思找他讨要钗子,只能抱着经书自我安慰,一枝钗子换一本褚遂良真迹,她不亏。

冬至前后,朝廷照例放假三日。

文武百官不能得闲,因为冬至后有万国来朝的大朝会,还要举行南郊圜丘祭天仪式,各种冗杂事务堆在一块,朝中上上下下尽皆苦不堪言。

礼部尤其忙碌。

被裴英娘想方设法塞去礼部的武攸暨忙得晕头转向,迎娶郑六娘那天,魂不守舍,抓耳挠腮,差点因为想不出催妆诗而被公主府的仆妇按住毒打一顿。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郑六娘的出阁大礼和王洵迎娶崔家妇的日子定在同一天。

婚礼在黄昏时开始,裴英娘作为武家人,要待在武家帮忙迎接新妇,可王浮和王洵也给她送了帖子,张氏邀她一同前去,她不想让张氏失望。

最后她只好两边都给面子,先在王家吃了顿酒,等新妇崔氏进门,立刻快马加鞭,匆匆赶回武家,正好看到郑六娘走下婚车。

她和武家女眷一起,踩着郑六娘的脚印进内院。

青庐观礼毕,李旦送裴英娘回醴泉坊。

夜空沉寂,没有月亮照明,连星子也藏在云层背后,伸手不见五指。

有蔡净尘和扈从保护,她觉得不必麻烦李旦,看到他紧锁的眉头,没敢吭声。

她早忘了那晚的事,李旦不可能忘。

两人在浓稠的夜色中并辔而行。

左右的扈从手执火把,朦胧的光晕照亮一小块地方。

沿路经过的里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坊门外的长街则黑魆魆的,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