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页

他给傅云英使了个眼色,小声说:“等他们晓得你二哥考中贡士,咱们家得把祖坟修一修,最好建墙围起来,县里人准得打祖坟那片山的主意!”

……

桃花落尽的时候,天气一日比一日热起来。

这天早上落了场急雨,雨后满地残红,泥水漫到甬道上,待云销雨霁,庭间一片泥泞。

学长李顺找到在藏经阁前张贴新书通知的傅云英,“傅云,山长要你去正堂。”

“正堂?”

正堂平时都是关着的,只有遇上重大事情才开启。

傅云英先回东斋换了身衣裳,匆匆赶到正堂。

正堂却没开,只开了第一重院门,姜伯春站在大牌匾下,遥遥朝她微笑。

仿佛预感到什么,她突然紧张起来,心跳如鼓,一步一步走到台阶下。

“傅云。”姜伯春微笑着道,“不久前我和众位教授约定,如果你次次考试都能拔得头筹,就把去国子监的名额给你……”

傅云英心跳加快了一瞬,没说话。

按例,地方每隔三、五年可以选拔一名年轻有为的人才送往京城入国子监学习,听起来只是换一个地方读书,但天下人都明白其中的不同,去国子监的人不必上学,他们只是走一个形式,为入仕打基础。

人人都晓得想当官必须考科举,想当大官必须考进士,所以天下文人寒窗苦读,读到头发花白也要挣一个功名在身,没有功名就没法做官,没法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