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页

唰!

百十只手臂举了起来,犹如一片横生枝桠的小树林,整齐的像是中国的物价听证会表决似的。

《纽约先锋报》的摄像师毫不犹豫的按下了快门,小心脏却是怦怦的跳了起来。

这一次,他恍惚间觉得,自己可能拍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

第613章 皆大欢喜

杨锐预先准备了两百本小册子,觉得怎么都够了。

正常的学术演讲,与会者有五十位就算达到标杆了,超过100人属于惊喜,两百人足慰平生。当然,这里说的是正经的参会学者,替代或跟随出行的科研狗或者记者在这种场合都以“只”为单位,算不得参会者。

然而,杨锐把两百本小册子从前往后送,还没送到大厅中间,就消耗殆尽了。

主持人无奈道:“请大家互相分享,暂时没有更多的资料了。”

他也很少见到这种情况,大部分时候,学者们都是懒得去拿资料的。

杨锐也拿着话筒说抱歉,他本来就是按照三四百人的标准来准备小册子的,因为册子里写的是cr的具体使用细节,以及一些典型的试验方法,按道理说,是有兴趣的人才来拿去。三四百人中有一半人拿去,已经可以说是嚣张的预测了。

杨锐自己也没想到,演讲结束了,进到主厅里的人还更多了,而且几乎是人人都想要这个小册子。

他却是未曾预估到提前了五年面试的cr仪的威力。

如果是原版cr,那在操作方面,首先就没有多少竞争优势。原版cr是要掐着秒表将一筐试管在水浴锅里挪来挪去的,工作强度大,成品率还低,吸引力自然不能与第一代的成熟产品相比。

其次,原版的cr也缺乏配套的引物,更缺乏操作规范,一切都在摸索当中。

两者的区别,就像是第一代洗衣机和全自动洗衣机的区别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