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是个白面团子,便是再严厉的长辈见了他,那也是要赞一声玉雪可爱。长大后脱去了年幼的圆润,更是显露出世间难得的钟灵毓秀来。

十六岁的谢昭去街上溜达一圈,回来都要抱着满怀的瓜果——都是热情的姑娘们扔来的。

回想起当初被瓜果砸中脑壳的痛苦,谢昭情不自禁地摸了摸脑袋,唏嘘一阵后又露出自信的微笑:“我和三皇子初见那一晚,天色昏暗,我姿态又颇为狼狈,三皇子对我有所误解实在是很正常。”

秉文已经听出了自家公子的言下之意:他是觉得三皇子殿下没看清他的俊秀容貌,所以这些日子才对他颇为冷淡?

这……想得实在太多了。

谢昭的确是觉得傅陵之所以不理睬他,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他给傅陵的第一印象实在太差。他换位思考,觉得自己要是在院子里抚琴,忽的旁边墙头探出一人让自己别走,那种情形下,是谁都会觉得莫名其妙的。

三皇子殿下是个正常人,没有破口大骂已是修养极好。

谢昭越想越有道理,也越发觉得今日的宴会自己非去不可。

他自言自语道:“今日我得在三皇子面前挽回自己的面子,让他知道我情深意切——他这个知己,我是交定了。”

秉文有些同情三皇子,同时心中再度升起愧疚之情:这三皇子之所以被公子惦记上,自己可是当之无愧的罪魁祸首。

不过到底是跟着谢昭长大的,秉文心中愧疚,行动上还是帮谢昭准备好马车和车夫。

三人一马很快向郊外行去。

虽然说是踏青,但成王殿下举办的宴会又怎会真的设在野外。谢昭与秉文下了马车,车夫自觉地驾着马到了庄子大门不远处,并没有一同跟进来。

秉文把印着鎏金字体的请柬递给门童,门童原本就喜庆的笑容在见到请柬上的字样后更加热情。

他弯下腰来,恭敬道:“原来是谢大人。”他指了人来带领谢昭去往宴会举办的地点:“您赶紧往里走,别让太阳晒着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