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三年,十一月初十,四爷二次带兵亲征噶尔丹·策凌。
十万军队,就像一道雄伟壮观的长城,一路绵延向东。
这一次,有了新型火炮,士兵们眼里充满了报仇雪恨的斗志。
然而几天后,等四爷带兵到了交战的边关时,准部哪里有十万人。
瞧着那人群,虽然有不少,但只有几千人,最多也就一万人。
且准部那些人见了四爷的军队,不迎战也不开战,反而直接跑开了。
弄得四爷这边的将士们看得懂,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看着跑开的敌军,和一地的滚滚尘土。
四爷一方都看愣了。
跟上次一样,起兵突袭挑衅的是准部。
只不过,上次他们交战了。
这一次却打都不打就跑了。
显然,他们这一次是挑衅着好玩,不是真的准备开战。
所以才一开始派十万士兵在附近袭击,吸引大清的注意力。
等到大清派兵时,他们再偷偷减轻人数。
只留小部分在这,制造出一副要造反的假象。
这不是调虎离山计嘛。
可这伎俩要使也是使在战场上。
他们又不开战,使调虎离山计做什么?
这便是他们不明白的点。
他们不明白准部大动干戈玩这一出做什么。
此刻,十万士兵有相同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