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6章

“再说他的仁义,朕是以宽仁治人,他是以宽仁收买人心,朕对下面已是放纵过度,他却比朕却还要放纵,即便他的宽仁是真的,也只会把我大清的江山彻底毁坏!”末了,康熙又加了句:“尤其这些年,国库亏损严重,大清断不能落到这种人手里。”

老了老了,最让康熙心力交瘁,却又有心无力的,便是整顿吏治和充盈国库。

这些年来,对于曾经和他一起打过江山的臣子和兄弟们,康熙很是优待。

简直是要房给房,要车给车。

有个大臣想要个美丽的侍婢暖脚,康熙非常豪气,一下给了十二个。

更别说他们找国库借钱,所导致的亏损了。

加之去年那场千叟宴,也耗费了不少财力。

这些一笔又一笔的开支,弄得国库千疮百孔。

可康熙即便是知道,也不打算收拾这个烂摊子了。

因为那些重臣和兄弟们,从他登基起,就跟他一起打江山,吃了不少苦。

一个个的,与他的交情,不亚于福全这样的兄弟。

现在好不容易大清盛世了,他是拉不下这张老脸,去跟那些兄弟们追债,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况且,康熙老了,想要在历史上留个仁义之主的名声,不想对有功的老臣们太刻薄寡恩。

但他不打算收拾烂摊子,不代表这个烂摊子永远不收拾。

所以,这个艰巨的任务,自然是留给后人,也就是将来登基的新帝。

他自个也深深地明白这一点,为了保证自己百年之后大清朝还能够维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