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放下车帘,苏立秋有了斗志,自己须得在京城立住足,待有了身份和地位,将来自能帮阿婆和阿娘一把,让她们过上好日子。
再幸运些,像秘笈里那些女主一样,活得风生水起,一呼百应,哪是不是还能提携石泉村的村民一把,让他们不致那么辛劳,起码在年节时都能吃上肉穿上新衣,有疾病时能请得起大夫。
这几年干农活,她深知道干农活的辛劳及对身体的损耗,也知道每年收成如何,能否养活一家子。
村民真是看天吃饭,年景好时,自能吃得饱,年景不好时,全是心酸。
总之,村民活得太苦。
苏夫人见苏立秋撩完帘子之后,低头不说话,以为她怯了,便安抚道:“京城的人比乡下多些,以后惯了,便好了。”
苏立秋抬头一笑道:“见着京城里这些路人的状态,便知道京城太平,天子圣明。”
苏夫人吃一惊,“哟,你这口吻,像初次上京的名士。”
苏立秋也笑了,“我跟着婉姐儿读过名士名记,她没读进去,我却甚感兴趣,至今还有许多段落会背诵。”
母女说着话,马车已到苏府门前。
婆子忙上来扶她们下车。
苏夫人吩咐婆子搬苏立秋的行李,一边携了苏立秋进府,到得房中,忙让人打水来净脸净手,稍收拾一下,便朝苏立秋道:“且得先去拜见你祖母,回来再沐浴。”
她说着,让人翻箱笼,找出一套自己年轻时的衣裳,一边道:“明儿就让人赶制你的衣裳,这会子现买也来不及,你且换上这套衣裳。”
苏立秋身高跟苏夫人差不多,只是又黑又瘦,穿起龙袍也不像太子,换上苏夫人的衣裳后,显得有些滑稽,左看右看总有些不对,她这模样,落在府中其它人眼中,便以为是苏夫人新买的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