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逸明一听,松了口气,苏家这样的乡下人家,肯教女儿认字,确是厚待了。
又说几句,苏立秋眼看天色不早了,怕杨氏等人忧心,便起身告辞。
苏夫人自令婆子送苏立秋回去。
苏逸明待苏立秋一走,沉吟一会道:“秋姐儿相貌虽糙些,但养在乡下十六年,性子没有养怯,言行举止落落大方,已算不错了。”
苏夫人点头道:“我本也忧心,别的犹可慢慢教,若是性子不好,却难以扭转,而今尚算放心。”
苏逸明道:“毕竟身上流着你我的血,只要好好教导,自能跟上玉姐儿。”
说起苏飞玉,苏夫人有些发愁了,“玉姐儿聪慧,但是心思重,若得知自己非咱们亲生,不知会闹出什么来?”
苏逸明道:“待回去了,慢慢再开解玉姐儿便是。”
苏立秋回到苏家,把两只匣子递给杨氏,且把苏夫人的话复述了。
杨氏一听,再一看匣子里的钗环,果然没有马上拒绝,而是喊了苏鉴和苏阿婆一道,商量收下还是不收。
苏阿婆也有些犹豫,若对方送银两,自然不能要,但说添妆么……
苏鉴最后道:“不收反有些不近人情,就收下罢!明儿备一备,送些土特产当回礼,也是咱们一番心意。”
苏阿婆和杨氏一听,便点头道:“也是。”
第二日,杨氏带着苏立秋到了舅家,递了匣子给舅母,说了一番话。
舅母果然欢喜收下,又感叹一番苏立秋命好,以为嫁不出了,结果京城的父母来了,以后定然有好夫婿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