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页

只是在知府衙门帮忙的第一天起,苏家明就发现自己这一认知被推倒了。

那些干起活来一个比一个积极主动,一个比一个勤奋,忙得脚不沾地像个陀螺的,真的是自己记忆中的那些吏目们吗?

他有点迷惑了。

然而迷惑过后,他心中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与动力,一定要搞清楚这些人改变的原因不可。

苏家明这般铆足了劲儿的干活加观察,沈伯文自然是察觉到了的,不过并不怎么放在心上,除了一些官府私密文件不能让他看到,自己给下属安排工作,亦或是亲身去帮忙赈济百姓的时候,都不曾避着他。

渐渐地,苏家明仿佛有点看明白了,但若是让他说,却又说不出来其中的道理。

只能归结为自己还没有完全看懂。

……

果然一直到了庄稼的收获期,天上都没有落下一滴雨水来,而朝廷的赈济却到了此时就停了下来,兴化府这边因为沈伯文以及身边人的种种努力,前期的预备工作并不是完全没有用,还能维持着百姓们的基本生活,不至于遍地饿殍。

然而这次大旱的范围却比他想象的更大,其他地方的官员也不会像他这样在前期就这样重视。

毕竟在这个时代,吃不饱饭太正常了,百姓们也不是每一年都能收获到足够一家人吃饱交税的粮食的。再加上消息流通不便,大部分外放官员们的通识便是,只要不闹出来大事,就可以凑活过去,就算是江南富庶之地,也不缺每年被饿死的人啊。

这也是渠恺那种官员的想法。

——只有像沈伯文这样刚入官场不久的愣头青,才会一遇到点儿事儿,就当成天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