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此时的心思却不在饭菜上,还在想着方才鲁师爷跟自己说过的话。
用过饭之后,也该午歇了。
来到已经收拾齐整的正房中,沈伯文坐在椅子上,手中捧着一杯凉茶,跟坐在自己下首的长子说起话来。
话题主要还是围绕着他的学业。
珏哥儿今年已经十二岁了,许是这几年吃的都不错,营养跟上去了,这两年的各自简直像是窜着在长,已经到沈伯文的胸口了,估摸着明年或者后年,说不定就能到肩膀。
如此看来,已经不是半大孩子,而是个有几分成熟的少年了。
尤其他的性子本就稳重温和,像极了沈伯文,而且这三年在京都待着,学识和见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看着眼前的儿子,饶是沈伯文也不由得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名为骄傲的情绪。
其实按照他自己的了解,他认为珏哥儿如今的学识,去参加童子试也不是不行,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再让他多学两年,将所学的东西再积累多些,等到两年后,再放他回广陵参加童子试。
兴化府的县学他还没去看过,但来之前,他了解过每次会试之后,来自大周各地的进士名单,其中兴化籍的虽然不算很多,但每隔几次都会出现几个,据此看来,这边虽然经济水平不怎么发达,教育水平倒是不差。
不过在问过衙门的吏目老何之后,他就发现是自己想多了。
兴化府的教育水平与这边的经济水平基本持平,至于为什么会出兴化籍的进士,原因则在于位于福州府的紫阳书院,位于福州府的紫阳书院,则有福建第一书院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