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的那三百多份考卷,则是由其他读卷官负责评卷。
读卷官们阅了一整日的卷,眼底手下经了若干份考卷,刚去用完了晚饭,又马不停蹄地回来继续工作,一份份考卷上被画下圈,或是叉,而这些考生最终是二甲进士,还是三甲同进士,也将由这些画在考卷上的圈和叉的数量来决定。
而这般行事,也正是因为在前几名已被定下的情况下,后面的排序便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殿试的阅卷因为时间紧,便来不及由执事官们誊抄成朱卷,只能将名字糊住,因而读卷官们很容易通过自己眼熟的字迹来确定这份考卷是属于哪个考生的。
这也是一种殿试时的潜规则了。
比如现在送到诸位阁老面前这十份考卷。
谢之缙的笔迹与谢阁老一脉相承,在场的就没有认不出来的,窦知文笑了笑,便伸手将这份考卷拿在手中看了起来。
剩下的九份考卷,也到了其他阁老手中。
褚云祁看完手中的这份,便将其放下,文章虽然写的不错,但却不怎么合他心意,接着又拿起另外一份。
低头一看,第一反应便是这一笔字,当真不错!
随即再看内容,文章言之有物,字里行间不见轻狂,也不过分阿谀,斟词酌句恰到好处。
竟是一篇难得让他挑不出来毛病的文章。
满意地点了点头,又看起其他几份自己还没看过的考卷来。
虽然这一篇文章的行文风格与自己欣赏的那名考生的相类似,但也不能百分百确定,还是全都看完之后,再行判断比较好。
直到十份考卷全都看过,便心中有数了。
他重新找出那份,将之送到窦知文面前,道:“大人,您看看这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