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生已经在大堂屋里摆了一张八仙桌,披上了桌帏,堂屋正中间摆了一幅孔子的画像,正上方悬挂着书写了万世师表四个方正大字的牌匾。
看几个孩童有序的找了桌椅坐下后,老书生满意的点头。
“正衣冠~”老书生拉长了腔调唱到。“望你们今后能够先正衣冠,后明事理。”
宋延年赶紧学着他的动作,调整自己的纶巾和衣襟。
接着又在老书生的引领下,对着孔圣人的图像行拜师礼,三跪九叩,再一柱清香。
老书生点过宋延年眉心处一点鲜红的朱砂,低声道,“孩子,希望你以后能够眼明心明,好读书才能读好书。”
宋延年郑重的点头,敲响了大堂屋两侧的大鼓,鼓声浑厚肃穆,让人心一下沉稳下来。
人生中第一次握毛笔,力道没有把握好,宋延年看着自己写下的寥寥草草的人字,有一丝懊恼。
礼成!
突然,似有所感的,宋延年抬头望向天,只见堂屋周围有一股青气,拔地而起,牢牢的护住了整个褚家义塾。
朗朗书生气,如光晕隐隐流转。
第22章
老书生告诉宋四丰,他们这些日子还要再招收一波孩童,一些家远的孩子,还没得到义塾减免束脩的消息,义塾想再等他们几天。
“这十里八乡的,消息传递得慢,等村子里的人知晓了,再到他们动身来到安同镇,估计还需要几天时间。”
老书生似有所感的叹息了一声。
“农家孩子学点字不容易,都还只是半大的孩子,在家里也干不了多少农活,还不如送来学着认点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