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0页

官道无疆[校对版] 瑞根 2250 字 2022-10-27

之前陆为民对孙慕河的接触不算多,印象也不是很深,给他的感觉孙慕河担任副省长也有点儿熬资历熬上来的,因为他有印象孙慕河是比较早就担任了正厅级干部的,但是近十年好像孙慕河都有点儿跌跌撞撞,从省政府到粮食局,再到民政厅,最后才到了发改委,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不过这一次孙慕河算是给他了一个意外,孙慕河对农业工作的理解和见解都让陆为民十分满意,虽然之前自己没有刻意交待,但是孙慕河仍然拿出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东西,而且他感觉得出来,这也不是赵凌阳给孙慕河提供的东西,而是来自孙慕河自己的理解和揣摩。

孙慕河提出了要重点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这项工作,依托这项工作来实现昌江特色农业、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的三结合,打造出一批在国际国内知名的农产品品牌,通过现代企业模式来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真正把这个产业形成昌江农业的拳头产业,实现昌江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转变。

不能不说这位发改委主任出来的角色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个“三结合”很符合当前昌江农业发展的方向,也很符合陆为民的胃口,所以陆为民在给予了支持的前提下,也着重强调绿色有机农业的重要性,强调品牌建设和质量监督体系工作的确保,陆为民坚信昌江农业要趟出一条新路来,尤其是对一些经济落后环境脆弱地区来说,这条路是合适的,也是最值得推广的。

当然最让陆为民高兴的还是孙慕河和赵凌阳这两个人。

从一担任省长开始,陆为民也就意识到了自己原来那种更愿意在熟悉的干部中来挑选适合工作的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工作了,这些体制内能够走到厅级和副省级干部高度的角色,没有哪个是弱者,孙慕河和赵凌阳的表现都足以证明他们自身的能力,而现在关键是如何来把他们的才华能力用在刀刃上,尤其是工作上攻坚克难的刀刃上,农业这一块工作如此,其他工作亦应当如此。

第二十三章 蠡泽新区

几位副省长中,他接触多一点的除了秦宝华外,其他都是寥寥,恽廷国不说了,马燕秋、禹国宝都接触甚少,而潘晓良和孙慕河也是没什么交道,穆祥龙也差不多,所以首先和几个副省长熟悉起来是当前首要任务。

虽然他和恽廷国之间的嫌隙二人内心都心照不宣,但是那都是些不能公之于众的阴微秘密,对二人来说都只能是永远压在心底的东西,现在两人共事,工作上还得要携手,所以有些东西就只能搁在一边了。

陆为民和恽廷国接触过两次了,当然是讨论工作,应该说恽廷国能干到这个位置上,也还是有他的成功之处,思路清晰,性格坚忍,作风果决,手腕刚硬而不乏圆滑,这也是多年在官场上历练出来的应有水准,当然在恽廷国这个家伙身上体现得格外明显。

不过对于恽廷国分管的国资和工业这一块工作,陆为民的感觉很一般,只能说是中规中矩来形容,没什么特色,更谈不上什么创意或者创新,或许这正是恽廷国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执行力,但是在创造力和突破创新上就欠缺了,尹国钊欣赏恽廷国大概也就是看中了他这一点吧,只不过在当下这种形势下,缺乏创新能力,就免不了要流于俗套,对这一块的工作你就不能抱太高的希望。

好在恽廷国虽然分管国资和工业,但更多的局限于省属企业这一块,对于各地市州的工业发展指导,省里影响力有限,各地市州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划在发展,甚至这种权力都已经分解到了区县这一级,县域经济才是支撑起整个全省经济的重要支柱。

在这一点上,陆为民是看的比较开的,既然尹国钊和恽廷国对省属国企这一块看得很重,他也乐于放手。

就像当年自己初到丰州一样,张天豪对阜头和大垣很看重,哪怕阜头是在自己手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张天豪仍然把持不放,所以他索性就放手,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当时丰州市一分为三的伏龙和双庙两个几乎是白板一块的新建区,就是凭着这股气,把闫天佑、齐元俊、徐越、冯西辉几个人牢牢抓住,硬生生打造出了一座新城出来,现在的伏龙是全省闻名的家电制造基地,而双庙也是一月从一个寂寂无闻的新建区摇身一变成为昌东南重要的化工建材基地。

陆为民从来不认为依靠省属企业就能打出一片天地来,同样还把目光放在国企上本身也是一个短视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