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李书记,推荐晓春同志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我想这也是地委经过慎重考察之后的意见,德健同志应该领会得到地委的意图吧?他作为组织部长不会连这点政治觉悟都没有吧?”苟治良有些阴狠地笑道:“当然,如果德健同志有更好的人选,也可以提出来,但是陆为民我还是觉得太年轻了一些,经验上欠缺了一点,毕竟担任一县之长,不再是协助工作,要自己扛起重担,我觉得还是慎重一些好。”
听苟治良笑得这样欢畅,李志远心里也是微微一动,苟治良实际上是清楚这个意见是肯定会遭到安德健的反对的,甚至李志远也不太认同让徐晓春去双峰。
这个选择除了让安德健阵营发生分裂外,并没有其他多大意义,在这一点上苟治良可以这样做,但是他作为地委书记却不能有这样的态度。
可以想象得到这个意见不会获得通过,苟治良其实也并不打算让这个意见获得通过,他只需要让安德健反对的态度公之于众,那么徐晓春知晓之后会如何着想?达到这个目的,大概就是苟治良的意图了。
“这样,老苟,会上你可以提一提,再听听老孙和春礼、德健同志的意见,时间不多了,我觉得还是早一点定下来的好,我估摸着很多人都在对这个情况感到纳闷儿,但是我还是认可你的这个观点,这样仓促让陆为民担任县长,我总觉得草率了一些,如果能够让陆为民多锻炼一段时间或者说过渡一下,看一看,也许会更稳妥一些。”李志远轻描淡写的把问题扔回到了苟治良脚下。
第二十八章 愣头青
对于李志远的这一手苟治良早有预料。
经过这两年里的接触,苟治良已经逐渐摸透了李志远的性格,准确的说,李志远和夏力行相比的确要差一个层次,像这种事情如果夏力行认定的事情,他绝不会态度模糊的听凭下边人去胡乱猜疑,一旦酝酿成熟,便会果断的提上会研究,听取各方意见之后,只要没有出现重大争议或者问题,夏力行自己就会表明态度阐明理由,一锤定音。
哪会像李志远这样含含糊糊的作态,没有一点担待。
这样不但会助长反对一方的气焰,而且也把他自己的性格弱点暴露无遗,在他看来安德健之所以这样态度强硬,经常和自己这个地委副书记态度相左,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李志远这个地委书记在许多事情上“过于民主”,导致权威丧失,才会有这些问题。
像郭洪宝进入地委委员推荐这个程序问题上一样,李志远也是态度含糊,自己反复才做通对方工作,但是地委会议上孙震以郭洪宝担任丰州市委书记时间太短,建议暂时搁置推荐,等一段时间再来考虑,李志远立即就有些摇摆不定了,而当常春礼和安德健附议之后,李志远就变得“从善如流”,立即同意暂时搁置,这让之前已经和章丘育、周培军、蔺春生通过气的苟治良气闷无比。
在苟治良看来李志远这种性格的确是个很好的秘书长的料,但却不适合当一把手,重大问题上缺乏一言而决的魄力,这怎么能行?
一件事情一个问题,地委这么多委员,成长经历和世界观人生观怎么可能都完全一样一致,自然对事情问题的看法上也不可能完全一致,有争议是很正常的事情,即便是激烈一些,那也在情理之中,作为地委书记,你就是要综合各方意见,最后拍板决定,这是你作为地委书记的权力和义务,怎么能顾左右而言他,让别人来帮你说出内心想法?
前期的酝酿和讨论固然可以各抒己见,相互协商,但是最后一个环节上,那就要体现一把手的权威,这是苟治良当了那么多年丰州县委书记得出的经验,否则你只会被别人小觑,甚至沦为一个其他委员分量相若的角色。
在这一点上,苟治良觉得夏力行是拿捏得最好的,其次就是现在的黎阳地委书记尚权智,只不过比起夏力行那种于不动声色间定乾坤的手段,尚权智的风格更显得有刚烈杀伐之气,让人畏多于敬,但在掌控大局这一点上尚权智并不比夏力行逊色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