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文努力回忆着当初陪谢昭去考试时看到的那些考生的模样,不得不承认如果科举要再加上一门关于容貌的比试,他家公子铁定一骑绝尘遥遥领先。
“可是探花再好也好不过状元啊,”秉文不甘心,“您读书那么好,又是太爷教养长大的,当状元也没什么问题吧。”
他口中的太爷正是谢昭的祖父谢晖。在离开京城去江南前,谢晖曾是太子太傅,学问在京城是无人不夸的好。
谢昭从小由谢晖教养长大,在读书这一方面的确是没丢谢晖的脸。
谢昭失笑,像是听到一个笑话。
“你对我可真有信心。”见秉文认真点头,他哑然,“——我虽然已经是解元和会元,可是这状元哪有这么好得?连中三元之人,前朝历经五百年不过五人,本朝更是从未出现过这等事情,你居然做梦指望我还能成为状元?”
越说越好笑,谢昭拿下头顶的书。他手指白皙纤长,慢条斯理地把书本卷在一起,轻敲秉文的头,笑骂:“天还没黑呢,傻秉文。”
秉文瘪嘴,他摸了摸额头,还是不死心:“公子,我们去看看?”
谢昭无法,知道不让秉文看到结果,他是不会放弃自己过于大胆的想法的。
他刚想起身,忽见远处的小道上有几人纵马而来。谢昭眯起眼睛,瞧出领头一人就是把自己从江南接来的礼部右侍郎周成申。
只是这位往日总是正襟危坐的周大人今日却没了以往的从容,他驾马而来,人还未至,声音已经远远传来
“谢、谢公子!大喜!大喜!恭喜您——”
他喘了口气,在马背上颠簸不停,一边艰难地扶正头顶的官帽,一边大声喊:“恭喜您连中三元,成为当朝第一人!”
第2章 面圣
周成申明明是个文官,这日却使出了吃奶的劲儿,驱马第一个赶到了谢昭面前。见身后的陈福等人还没赶上,他连滚带爬地下了马,不顾整理自己的衣服,低声哀求:“内子无礼,公子大善,请不要放在心上。”
三年前,谢太傅去世,消息传到京城后,圣上大恸,便派了周成申去江南,想要将孤身一人的谢昭接回京城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