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鹰接下了香港影史演义的任务之后,翻阅了香港影史的相关资料。但因为香港电影影史资料一直没有多少人注意,所以资料就比较零散,根本没有人统一整理过,这也给黄鹰写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幸好连默生知道他也是第一次写做这种写实性很强的作品,所以特别派了两位老前辈来帮他答疑解惑,免去了他很多查资料的时间。这才让他的写作速度提高了许多,赶得及在最后排版之前交稿。
等所有稿子都齐全之后,连默生马上安排美工排版,然后在经过最后一次的审核之后,确认没有任何疏漏,便拿到印刷厂去印刷。
为了体现《东方魅影》的高品质,许贯武特别采用比较昂贵的铜版纸印刷,这就带来了较大的成本压力。
而同期香港其他杂志社出版的杂志除了封面和内页是用胶版纸之外,其余全部用的是新闻纸。毕竟新闻纸比较便宜,而铜版纸的价格则是新闻纸的四到五倍。
第一期《东方魅影》刊印了一共两万本,这个数字也是香港普通杂志的销量。而像《明报周刊》、《火麒麟》、《藏花阁》等每期销量都在十多万本,丝毫不弱于畅销报纸的销量。
售价方面,许贯武所定的价格是十元港币,比《明报周刊》、《南国电影》、《嘉禾电影》等都贵了两元钱。不过一本是铜版纸印刷的,另几本则是新闻纸印刷的,成本不同,所以价格也不同。
第三百一十四章 封面女郎
在销售渠道方面,许贯武则把《东方魅影》摆到了开设在辉煌院线、艺美院线的便利店中,而不是交给传统的报摊儿发行。
原因是因为当初发行免费《天天日报·财经版》,把香港所有的报摊小贩儿都给惹毛了。许贯武只好采取报纸进店的策略,让《天天日报》挪进了街边的杂货店。销量反而不减反增,成为营销方面的经典案例。
而这份《东方魅影》即便交给报摊小贩,他们也不会替许氏好好发行,所以只好摆在旗下院线销售。而去影院看电影的人,多是对电影感兴趣的年轻人,他们的购买几率自然比较大。
《东方魅影》的创刊号,全本用铜版纸印刷,约有五十多张纸,一百多页的内容。整本杂志都收在透明的胶袋之中,然后摆在特制的报刊架上。
之所以收在透明胶袋之中,许贯武是效仿后世销售精品杂志的方法。因为精品杂志制作精美,又有非常漂亮的封面,自然会吸引路过的人去随手翻一翻。
但又因为精品杂志之中多是精美的插图,而文字则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只要读者阅读速度不是太慢,三眼两眼一两分钟内就能扫个大概。而这样一来自然就会减少购买的兴趣。
而且被很多人翻过的精品杂志,看起来就有些脏兮兮的,就算原本打算要买的人,看到它被翻成了那个样子,也未必会有兴趣再去购买了。所以后来就被杂志社想到了这招,将杂志封在胶带之中,只露出封面和封底。而封面和封底都选用非常漂亮的女星或模特,然后再印上各种充满挑逗的标题,激发人们的购买欲望。
许贯武所采取的措施,在当时看来是相当诡异的一件事,因为香港众多杂志都没有像这样贩卖的。大家心里面都有个疑问,你不让读者先翻一翻,看看其中的内容,那读者还会愿意花钱购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