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只当闲事一般说给胡氏和李柔娘听,原本没想着能得到回应,李柔娘却忐忑道:“原本应该是窈娘学着帮家里干活分担些活计的,没成想她念书竟也有些名堂……”
她刚想安抚李柔娘应窈并没有给家里添麻烦,却听她些歉然道:“要不,去济贫院寻个机敏孩子来饭馆里帮忙,按月给他银钱报酬?”
这法子倒是好,应宝珍点点头,目光流转:“可是这未免不知晓底细,有些难做了。”
胡氏也附和,济贫院孩子虽多,可都是早早出来讨生活的,鬼精得很,难保不给饭馆带来麻烦。
李柔娘闻言笑了笑:“珍娘可还记得你之前在隔壁镇上带回来的那个孩子?”
孩子?应宝珍皱着眉头想了想,脑海中浮现那个瘦弱的身影:“原来是他,他如今在济贫院过得怎么样?”
她刚把人带去济贫院的时候也去探望几下,不过近日来事情多,李柔娘素来又和济贫院的顾娘子关系好,便请她常去照看。
只是,应宝珍偏头,李柔娘已经很了解那个孩子了吗?
“那孩子如今叫阿允,顾娘子给他起的,”李柔娘看出她的疑惑,娓娓道来:“我原是听了你的嘱咐,常去探望那孩子。”
“不料那孩子竟是个吃苦耐劳的,小小年纪不仅每日帮着顾娘子干活,还拿出自己的分例给别人,”李柔娘颇为感慨:“倒是个好孩子。”
“原来如此。”应宝珍想起那个叫阿允的孩子干净的眼神,颇为感慨:“只不过,他愿意来我们饭馆里忙活吗?我们这里活计可算累的。”
她记得阿允那孩子也就六七岁的身量,骤然让他到饭馆里帮忙,让她总有一种压榨童工的愧疚感。